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9页 |
第二章 B介子衰变的一般理论 | 第9-16页 |
·低能有效哈密顿量的介绍 | 第9-13页 |
·强子矩阵元的计算 | 第13-16页 |
·朴素因子化方案 | 第13-14页 |
·推广的因子化方案 | 第14页 |
·QCD因子化方案 | 第14-15页 |
·微扰QCD因子化方案 | 第15-16页 |
第三章 PQCD方法简介 | 第16-19页 |
·因子化定理 | 第16-17页 |
·k_T因子化定理 | 第17页 |
·k_T重求和:Sudakov因子 | 第17-18页 |
·阈值重求和 | 第18-19页 |
第四章 CP破坏 | 第19-29页 |
·CP对称性破坏的长论基础 | 第19-20页 |
·P变换 | 第19-20页 |
·C变换 | 第20页 |
·CP破坏的可能来源 | 第20-21页 |
·标准模型对CP破坏的解释 | 第21-24页 |
·B介子的CP破坏 | 第24-26页 |
·中性B介子混合中的CP破坏 | 第24页 |
·B介子衰变中的CP破坏 | 第24-25页 |
·由混合与衰变的干涉引起的CP破坏 | 第25-26页 |
·CP破坏相角的提取 | 第26-29页 |
·β角的提取 | 第26-27页 |
·α角的提取 | 第27-28页 |
·γ角的提取 | 第28-29页 |
第五章 微扰QCD的应用:B_c→J/nψκ | 第29-38页 |
·基本内容 | 第29-31页 |
·光锥坐标系 | 第29页 |
·介子波函数 | 第29-31页 |
·微扰计算 | 第31-34页 |
·输入参数和数值分析 | 第34-36页 |
·输入参数 | 第34-35页 |
·数值分析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38-39页 |
附录 A Wilson系数 | 第39-41页 |
附录 B m_O以上能标的Wilson系数跑动方程 | 第41-43页 |
附录 C m_b以下能标的Wilson系数跑动方程 | 第43-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