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粮食安全战略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导论 | 第9-15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二)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一) 国外的研究状况及成果 | 第11-12页 |
(二) 国内的研究状况及成果 | 第12-14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粮食安全问题概述 | 第15-27页 |
第一节 粮食安全问题的基本概念 | 第15-17页 |
一、粮食 | 第15-16页 |
(一) 粮食的概念 | 第15页 |
(二) 中国粮食概念与国际的差异 | 第15-16页 |
二、粮食安全问题的提出及内涵 | 第16-17页 |
(一) 粮食安全概念的提出 | 第16页 |
(二) 粮食安全的内涵 | 第16-17页 |
第二节 保障粮食安全的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一、弹性理论 | 第18-19页 |
二、公共产品理论 | 第19页 |
三、产业关联理论 | 第19-20页 |
四、外部性理论 | 第20-21页 |
第三节 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内容 | 第21-27页 |
一、我国粮食安全的内涵 | 第21-22页 |
二、我国现阶段粮食安全的状况 | 第22-23页 |
三、对我国现阶段粮食安全水平的总体评价 | 第23-27页 |
第二章 云南省粮食安全现状分析 | 第27-35页 |
第一节 云南省粮食供给状况 | 第27-29页 |
一、粮食生产状况 | 第27-28页 |
二、粮食储备状况 | 第28-29页 |
第二节 云南省粮食需求状况 | 第29-32页 |
一、粮食总需求 | 第29-30页 |
二、需求结构总量分析 | 第30-32页 |
三、需求结构品种分析 | 第32页 |
第三节 云南省粮食安全状况的评价 | 第32-35页 |
一、云南省粮食总产量波动 | 第32-33页 |
二、云南省人均粮食占有量不断提高 | 第33-35页 |
第三章 云南省粮食生产的条件分析 | 第35-52页 |
第一节 云南省粮食生产的优势 | 第35-39页 |
一、品种资源优势 | 第35-36页 |
二、气候资源的优势 | 第36-37页 |
三、政策保障优势 | 第37-38页 |
四、边贸优势 | 第38-39页 |
第二节 云南省粮食安全的制约因素分析 | 第39-50页 |
一、云南省粮食安全的生产因素分析 | 第39-43页 |
二、云南省粮食安全的流通因素分析 | 第43-48页 |
三、云南省粮食安全的需求因素分析 | 第48-50页 |
第三节 小结(SWOT分析) | 第50-52页 |
第四章 云南省粮食安全的对策与措施 | 第52-61页 |
第一节 保护和提高云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 第52-56页 |
一、强化落实耕地保护制度 | 第52-53页 |
二、调整粮食品种结构,深化品种布局 | 第53-54页 |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第54-55页 |
四、加快科技创新,大力采用先进技术 | 第55-56页 |
第二节 建立完善的粮食市场流通机制 | 第56-59页 |
一、加快商品粮基地建设 | 第56-57页 |
二、启动多种先进的交易方式 | 第57页 |
三、实行粮工商一体化 | 第57-58页 |
四、扩大订单粮食面积 | 第58页 |
五、加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 第58-59页 |
第三节 建立粮食安全预警机制 | 第59-61页 |
一、建立完善的粮食安全监测系统 | 第59页 |
二、建立粮食安全应急预警机制 | 第59-60页 |
三、建立粮食价格预警机制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