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分布式共享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5页
   ·课题来源第11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2-14页
   ·主要研究工作第14页
   ·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4页
   ·本章小结第14-15页
第二章 分布式共享模型第15-19页
   ·模型的概述第15-16页
     ·集中式共享模型第15页
     ·分布式共享模型第15-16页
   ·基于视图的分布式共享模型第16-17页
   ·共享模型的对比第17-18页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三章 分布式服务框架第19-31页
   ·分布式服务框架的诞生第19-20页
   ·分布式服务框架的基本特点第20页
   ·分布式对象共享框架第20-23页
     ·分布式对象共享框架特点第20-21页
     ·可选通讯技术的分析第21-23页
       ·基于消息方式实现系统间的通讯第21-23页
       ·基于远程调用方式实现系统间的通讯第23页
   ·分布式对象共享框架的关键点第23-30页
     ·数据一致性第23-26页
       ·Paxos 算法第23-25页
       ·一致性Hash 算法第25-26页
     ·分布式Session第26-29页
       ·Session 的作用第26-27页
       ·Session 的问题第27-28页
       ·解决方案第28-29页
     ·资源对象的URI 解析第29-30页
       ·DNS 工作原理第29-30页
       ·分布式对象共享框架解析URI第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四章 分布式对象共享框架的设计第31-43页
   ·概述第31页
   ·系统功能第31-32页
   ·设计原则第32页
   ·命名规则第32-33页
     ·应用节点命名第32-33页
     ·资源命名第33页
   ·框架结构第33-36页
     ·应用系统整体架构第33-34页
       ·表现层第34页
       ·分布式对象共享框架第34页
       ·应用节点第34页
     ·分布式对象共享体系结构第34-36页
       ·应用节点管理中心与应用节点第35页
       ·应用节点与应用节点第35-36页
   ·框架模块第36-40页
     ·应用节点管理中心第36-37页
       ·持久化应用节点信息第36页
       ·查找应用节点第36页
       ·监控应用节点第36页
       ·解析应用节点URI第36-37页
     ·应用节点第37-40页
       ·发布共享资源第37-38页
       ·查找共享资源第38-39页
       ·管理共享资源第39页
       ·解析共享资源URI第39-40页
   ·分布式用户管理第40-41页
     ·加入用户第40-41页
     ·删除用户第41页
     ·更新用户第41页
     ·验证用户第41页
   ·权限管理机制第41-42页
     ·统一访问控制模型第41页
     ·基本角色第41-42页
     ·基本操作第42页
     ·自定义角色和操作第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五章 分布式对象共享框架的实现第43-61页
   ·系统目标第43页
   ·整体框架第43-44页
   ·模块实现第44-56页
     ·应用节点管理中心子系统第44-49页
       ·逻辑结构示意图第44页
       ·数据结构第44-45页
       ·系统类图第45-47页
       ·系统主要模块第47-49页
     ·应用节点子系统第49-56页
       ·逻辑结构示意图第49-50页
       ·数据结构第50-51页
       ·系统类图第51-54页
       ·系统主要模块第54-56页
   ·实验结果第56-60页
     ·测试环境第56-57页
     ·部分测试内容和结果第57-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结论第61-63页
 总结第61页
 进一步工作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jax技术与J2EE架构的实训通用平台的研究与开发
下一篇:CT图像三维重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