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50页 |
§1.1 冷原子物理简介 | 第12-22页 |
§1.1.1 中性原子的激光冷却 | 第12-13页 |
§1.1.2 中性原子的激光囚禁 | 第13-16页 |
§1.1.3 单原子的冷却与囚禁 | 第16-22页 |
§1.2 Floquet理论 | 第22-26页 |
§1.2.1 Floquet态和准能量 | 第22-23页 |
§1.2.2 Floquet态的宇称 | 第23-24页 |
§1.2.3 量子态的时间演化 | 第24-26页 |
§1.3 周期驱动量子系统的的研究进展 | 第26-46页 |
§1.3.1 隧穿的相干破坏 | 第26-35页 |
§1.3.2 选择性隧穿的相干破坏 | 第35-38页 |
§1.3.3 相干隧穿破坏与动力学局域化的关系 | 第38-41页 |
§1.3.4 混沌帮助量子隧穿 | 第41-45页 |
§1.3.5 多光子共振帮助量子隧穿 | 第45-46页 |
§1.4 本文选题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46-50页 |
第二章 双阱中不同驱动频率区域单原子的隧穿动力学 | 第50-64页 |
§2.1 引言 | 第50-51页 |
§2.2 物理模型 | 第51-54页 |
§2.3 经典动力学 | 第54页 |
§2.4 量子隧穿动力学 | 第54-61页 |
§2.4.1 中频区域的混沌动力学 | 第55-58页 |
§2.4.2 低频区域的Rabi振荡与CDT效应 | 第58-60页 |
§2.4.3 高频区域的长时间局域化 | 第60-6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61-64页 |
第三章 双频驱动双阱中单原子隧穿的相干控制 | 第64-78页 |
§3.1 引言 | 第64-65页 |
§3.2 不同驱动场作用下单原子隧穿的相干控制 | 第65-70页 |
§3.2.1 单频驱动 | 第67-69页 |
§3.2.2 双频对称驱动 | 第69页 |
§3.2.3 锯齿形不对称双频驱动 | 第69-70页 |
§3.3 数值结果 | 第70-7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5-78页 |
第四章 在驱动三阱中单原子隧穿的相干控制 | 第78-94页 |
§4.1 引言 | 第78-79页 |
§4.2 驱动三阱中单原子的隧穿动力学 | 第79-90页 |
§4.2.1 多光子共振与量子隧穿 | 第81-88页 |
§4.2.2 静电场对原子隧穿的影响 | 第88-90页 |
§4.3 原子输运的相干操控 | 第90-9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第五章 基于选择性CDT效应的原子隧穿的相干操控 | 第94-110页 |
§5.1 引言 | 第94-95页 |
§5.2 二维四阱模型 | 第95-97页 |
§5.3 不同方向的驱动场作用下量子隧穿的相干操控 | 第97-106页 |
§5.3.1 驱动场沿x轴方向 | 第98-102页 |
§5.3.2 驱动场沿对角线方向 | 第102-106页 |
§5.4 激光场操控的单原子量子马达 | 第106-10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0-114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110-111页 |
§6.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及科学意义 | 第111-112页 |
§6.3 后续工作展望 | 第112-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8页 |
致谢 | 第128-130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30-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