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交流电机论文--同步电机论文

永磁同步电动机动态解耦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永磁同步交流伺服系统发展概况第10-11页
     ·永磁电机的发展第10-11页
     ·伺服驱动器的国内外发展第11页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发展第11-15页
     ·限制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发展的因素第11-13页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的发展第13-15页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第2章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及矢量控制第16-35页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第16-22页
     ·永磁同步电机电压平衡方程第16-17页
     ·坐标变换理论第17-20页
     ·永磁同步电机在dq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第20-22页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第22-29页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基本原理第22-23页
     ·永磁同步电机电流控制方法第23-25页
     ·矢量控制中的空间矢量调制技术第25-29页
   ·基于矢量控制的伺服系统仿真第29-34页
     ·仿真模型的搭建第30-32页
     ·仿真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2-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永磁同步电机动态解耦策略第35-53页
   ·电流反馈解耦控制第36-37页
   ·内模控制第37-39页
   ·偏差解耦控制第39-41页
   ·实验仿真模型第41-44页
     ·电流反馈解耦模块第41-42页
     ·内模控制模块第42-43页
     ·偏差解耦模块第43-44页
   ·仿真结果第44-49页
     ·id=0控制仿真实验第45页
     ·电流反馈解耦控制仿真实验第45-46页
     ·内模控制控制仿真实验第46-47页
     ·偏差解耦控制仿真实验第47-48页
     ·仿真结果对比分析第48-49页
   ·动态解耦策略的鲁棒性分析第49-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4章 动态解耦控制策略在伺服系统的实现第53-65页
   ·伺服系统硬件主要构成第53-56页
     ·控制系统主电路和开关电源第53-54页
     ·保护电路第54-55页
     ·电流检测第55-56页
   ·DSP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第56-61页
     ·DSP TMS320F2812介绍第56-57页
     ·参数离散化设计第57-58页
     ·系统主程序第58页
     ·中断处理程序第58-59页
     ·SCI串口通讯程序第59-61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61-64页
     ·无参数估计误差第61-62页
     ·有参数估计误差第62-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结论第65-66页
附录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0-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飞轮储能系统用感应子电机的研究
下一篇:新型混合励磁开关磁阻电机的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