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香包装饰纹样造型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0-15页 |
·国内研究 | 第10-13页 |
·国外研究 | 第13-15页 |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7页 |
2 庆阳香包装饰纹样基本形态 | 第17-29页 |
·植物纹样 | 第17-20页 |
·花叶纹样 | 第17-19页 |
·果实纹样 | 第19-20页 |
·动物纹样 | 第20-24页 |
·飞行类动物纹样 | 第20-22页 |
·非飞行类动物纹样 | 第22-24页 |
·人物纹样 | 第24-26页 |
·孩童纹样 | 第25页 |
·成人纹样 | 第25-26页 |
·符图纹样 | 第26-28页 |
·几何纹样 | 第27页 |
·文字纹样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庆阳香包装饰纹样造型规则 | 第29-49页 |
·纹样调查 | 第29-30页 |
·调查时间与地点 | 第29页 |
·调查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9页 |
·样本筛选 | 第29-30页 |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30-48页 |
·单重纹样组合 | 第31-37页 |
·二重纹样组合 | 第37-44页 |
·三重纹样组合 | 第44-47页 |
·四重纹样组合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4 庆阳香包装饰纹样造型规则的文化内涵 | 第49-54页 |
·以形造型 | 第49-50页 |
·共用形 | 第49页 |
·形中形 | 第49-50页 |
·复合形 | 第50页 |
·以意造型 | 第50-52页 |
·以求子为表意 | 第50-51页 |
·以求寿为表意 | 第51页 |
·以爱情为表意 | 第51-52页 |
·以音造型 | 第52页 |
·以动造型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