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保护学论文--林火论文

吉林省森林火灾格局及扑救能力评价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1 绪论第7-15页
   ·引言第7-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9-13页
     ·林火蔓延第9-11页
     ·林火损失第11-13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研究目的第13页
     ·研究意义第13-14页
   ·研究内容第14页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第14-15页
2 研究区域概况和研究方法第15-18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15-16页
     ·气候第15-16页
     ·植被第16页
     ·土壤第16页
     ·火历史第16页
   ·研究方法第16-17页
     ·数据收集第16页
     ·数据处理分析第16-17页
   ·本章小结第17-1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18-42页
   ·吉林省森林火灾格局第18-26页
     ·森林火灾时间分布格局第18页
     ·森林火灾次数时间格局第18-20页
     ·森林火灾面积时间格局第20-22页
     ·森林火灾损失时间格局第22-23页
     ·森林火灾空间分布格局第23-24页
     ·林火次数空间分布格局第24-25页
     ·林火面积空间分布格局第25-26页
   ·吉林省森林火灾扑救能力评价第26-30页
     ·吉林省历史火灾资料详情数据库第26页
     ·建立数据库的目的第26页
     ·火灾资料数据库的实现第26-30页
     ·建立数据库的意义第30页
   ·吉林省森林火灾扑救分布第30-31页
     ·扑救分布的空间分析第30-31页
     ·扑救分布的距离分析第31页
   ·吉林省森林火灾扑救情况分析第31-34页
     ·吉林省道路分布第33页
     ·吉林省水系分布第33页
     ·吉林省出动扑火人工第33-34页
     ·吉林省森林火灾扑救方案第34页
   ·平均每小时火蔓延面积第34-37页
     ·历史火点的缓冲区分析第34-36页
     ·林火扑救的主要影响因子第36-37页
   ·林火扑救能力评估第37-40页
     ·林火扑救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第37-38页
     ·林火扑救主要影响因子的回归分析第38-40页
   ·本章小结第40-42页
4 结论与讨论第42页
结论第42页
讨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7页
附录第47-4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COⅠ、COⅡ基因的松毛虫部分地理种群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下一篇:基于树轮火疤重建大兴安岭北部林区火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