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地区植被指数应用分析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5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页 |
·植被指数概述 | 第7-9页 |
·植被指数介绍 | 第7-8页 |
·植被指数的影响因素 | 第8-9页 |
·植被指数研究应用现状 | 第9-10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9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植被指数应用进展 | 第10页 |
·植被指数分类 | 第10-13页 |
·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 第13-15页 |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5-16页 |
大兴安岭地区概况 | 第15-16页 |
3 森林生物量调查和植被指数的选取 | 第16-24页 |
·森林生物量调查 | 第16-17页 |
·样地设置原则 | 第16页 |
·样地生物量数据的获取 | 第16-17页 |
·植被指数的选择 | 第17-19页 |
·MODIS指数的选取与提取 | 第19-24页 |
·MODIS数据特性 | 第19-20页 |
·MODIS数据的获取 | 第20页 |
·MODIS数据的筛选和合成 | 第20页 |
·MODIS数据的大气校正 | 第20-21页 |
·去除MODIS植被指数的Bowtie现象 | 第21页 |
·MODIS数据的几何校正 | 第21-23页 |
·研究区MODIS指数的合成 | 第23-24页 |
4 植被指数的提取与分析 | 第24-37页 |
·植被指数的提取 | 第24-27页 |
·植被指数与森林生物量的关系分析 | 第27-31页 |
·植被指数与森林生物量的相关关系 | 第27-31页 |
·基于植被指数的生物量回归模型 | 第31-37页 |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 第31-33页 |
·曲线回归模型 | 第33-35页 |
·生物量回归模型验证 | 第35-37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37-38页 |
·结论 | 第37页 |
·不足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附录 | 第41-4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