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吉米尔二十辊轧机主体三维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页 |
·多辊轧机的发展及现状 | 第10-15页 |
·多辊轧机的发展过程 | 第10-12页 |
·二十辊轧机的发展过程 | 第12-13页 |
·传统机架式直接压下的多辊轧机 | 第13-14页 |
·森吉米尔多辊轧机的现状 | 第14-15页 |
·我国多辊轧机的发展和现状 | 第15-16页 |
·有限元方法在轧制中的应用 | 第16-18页 |
·刚塑性有限元法 | 第16-17页 |
·弹塑性有限元法 | 第17-18页 |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目标及意义 | 第18-20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页 |
·课题所要达到的目标 | 第18-19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9-20页 |
第2章 森吉米尔二十辊轧机及有限元基本理论 | 第20-38页 |
·森吉米尔二十辊轧机的特点 | 第20-21页 |
·森吉米尔轧机的结构 | 第21-24页 |
·机架结构 | 第21-22页 |
·辊系布置 | 第22-23页 |
·支承辊结构 | 第23-24页 |
·森吉米尔轧机调整机构 | 第24-28页 |
·压下调整机构 | 第24-26页 |
·辊形调整机构 | 第26-28页 |
·轧机进出口辅助设备 | 第28-30页 |
·侧导板或立导辊 | 第28页 |
·压板 | 第28-29页 |
·导卫板 | 第29页 |
·擦拭器 | 第29-30页 |
·板形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第30-32页 |
·板带的平直度 | 第30页 |
·板凸度及其表示方法 | 第30-32页 |
·边部减薄 | 第32页 |
·有限元基本理论 | 第32-37页 |
·有限单元法基本思想和步骤 | 第32-34页 |
·非线性有限元问题 | 第34页 |
·几何非线性问题的应力应变描述 | 第34-35页 |
·边界非线性的描述 | 第35-36页 |
·非线性方程组的解法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森吉米尔二十辊轧机的三维设计 | 第38-52页 |
·CAD 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第38-40页 |
·辊系空间位置的设计 | 第40-43页 |
·工作辊辊身长度的选取 | 第40页 |
·辊系直径的确定 | 第40-43页 |
·支承辊结构的设计 | 第43-47页 |
·B、C 支承辊组的设计 | 第43-47页 |
·F、G 支承辊组的设计 | 第47页 |
·机架的设计 | 第47-49页 |
·径向板形调节装置的设计 | 第49-50页 |
·轴向移动结构的设计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森吉米尔二十辊轧机有限元分析 | 第52-82页 |
·MSC.MARC 软件简介 | 第52-53页 |
·机架有限元校核 | 第53-61页 |
·模型网格划分 | 第54-55页 |
·施加载荷和边界条件 | 第55-57页 |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第57-61页 |
·辊系有限元校核 | 第61-63页 |
·轧机刚度分析 | 第63-67页 |
·轧机纵向刚度分析 | 第63-65页 |
·轧机辊系横向刚度分析 | 第65-67页 |
·轧制过程辊系弹塑性模型的建立 | 第67-70页 |
·模型参数 | 第67-68页 |
·森吉米尔二十辊轧制模型 | 第68-70页 |
·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 第70-81页 |
·ASU 调节的影响 | 第70-73页 |
·带材宽度的影响 | 第73-76页 |
·弯辊力的影响 | 第76-79页 |
·窜辊的影响 | 第79-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结论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任务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作者简介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