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电力市场与 P2P 网络中合谋问题简介 | 第14-20页 |
·合谋简介 | 第14页 |
·电力市场的内涵与合谋问题 | 第14-16页 |
·电力市场的内涵 | 第14-15页 |
·电力市场的定义 | 第14-15页 |
·电力市场的基本特点 | 第15页 |
·电力市场中的合谋问题 | 第15-16页 |
·电力市场监管的必要性 | 第16页 |
·我国电力市场的现状和特点 | 第16-17页 |
·对等网(P2P)简介 | 第17-19页 |
·P2P 网络的基本特点 | 第17-18页 |
·P2P 网络各种分类 | 第18-19页 |
·P2P 网络的合谋问题 | 第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发电商之间合谋竞标的分析和判别 | 第20-37页 |
·电力市场中合谋竞标因素分析 | 第20-21页 |
·合谋竞标的判别算法设计 | 第21-29页 |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合谋判别 | 第22-27页 |
·报价序列的关联度分析 | 第22-23页 |
·HHI(Herfindal-Hirschman Index)分析 | 第23-24页 |
·量价指数CPI(Capacity Price Index)分析 | 第24页 |
·报价合理性分析 | 第24-25页 |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第25页 |
·模糊综合评判 | 第25-27页 |
·基于聚类分析的合谋判别 | 第27-28页 |
·合谋竞标的判别结果 | 第28-29页 |
·算例分析 | 第29-34页 |
·建议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P2P 网络中信誉体制下合谋的防范 | 第37-51页 |
·问题分析 | 第37-38页 |
·信誉体制下合谋防范的设计 | 第38-44页 |
·模型简介 | 第38-39页 |
·信誉体制设计 | 第39-41页 |
·信誉值计算 | 第41-42页 |
·合谋的防范 | 第42页 |
·实体交互设计 | 第42-44页 |
·性能分析 | 第44页 |
·信誉体制下防范合谋的系统实现 | 第44-50页 |
·程序流程图 | 第44-46页 |
·系统实现 | 第46-50页 |
·P2P 网络的两种设计模式 | 第46页 |
·系统的构建 | 第46-47页 |
·核心部分设计及实现 | 第47-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P2P 网络中基于(t,n)门限签名方案的抗合谋研究 | 第51-60页 |
·问题提出 | 第51页 |
·王-李方案及其安全缺陷 | 第51-55页 |
·王-李方案简介 | 第51-52页 |
·王-李方案的安全缺陷分析 | 第52-55页 |
·P2P 网络中针对王-李方案抗合谋攻击的研究 | 第55-59页 |
·针对王-李方案抗合谋攻击的改进方案 | 第55-56页 |
·改进方案的安全性分析 | 第56-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本文结论 | 第60页 |
·需要改进的工作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