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电二次场衰减分布规律实验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 ·基本理论 | 第11-12页 |
| ·反演理论及解释方法 | 第12页 |
| ·技术应用 | 第12-13页 |
| ·研究内容及特色 | 第13-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创新点 | 第14页 |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技术路线 | 第15页 |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5-16页 |
| 第2章 激发极化法理论基础 | 第16-24页 |
| ·激发极化效应原理 | 第16-18页 |
| ·激发极化效应机制 | 第18-19页 |
| ·激发极化找矿原理 | 第19-20页 |
| ·工作方法及技术 | 第20-21页 |
| ·资料处理及反演解释 | 第21-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3章 室外土槽模拟实验 | 第24-39页 |
| ·土槽模拟实验搭建 | 第24-27页 |
| ·激发极化法测量系统 | 第24-25页 |
| ·模拟实验原理 | 第25-26页 |
| ·实验设计 | 第26-27页 |
| ·数据处理及反演解释 | 第27-34页 |
| ·数据处理 | 第27-32页 |
| ·激电测深一维自动反演软件 | 第32-33页 |
| ·资料处理 | 第33-34页 |
| ·土槽模拟实验分析 | 第34-38页 |
| ·不同电极距模拟 | 第34-35页 |
| ·不同覆盖层厚度模拟 | 第35-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4章 室内模拟实验 | 第39-47页 |
| ·实验槽的搭建 | 第39-41页 |
| ·实验槽搭建的理论依据 | 第39-40页 |
| ·实验设计 | 第40-41页 |
| ·不同电极距模拟 | 第41-42页 |
| ·不同品位试样模拟 | 第42-44页 |
| ·视金属因素分析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第5章 实验理论分析与数学模型建立 | 第47-67页 |
| ·模拟实验理论分析 | 第47-49页 |
| ·土槽模拟实验理论分析 | 第47-48页 |
| ·室内模拟实验理论分析 | 第48-49页 |
| ·数值模拟 | 第49-64页 |
| ·数学模型原理 | 第49-50页 |
| ·MATLAB 语言概述 | 第50页 |
| ·不同覆盖层厚度对探测结果的影响 | 第50-56页 |
| ·不同试样品位与激电参数的关系 | 第56-64页 |
| ·实例分析 | 第64-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结论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作者简介 | 第72-73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成果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