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7页 |
·概述 | 第9-15页 |
·铝一次资源概述 | 第9-11页 |
·铝二次资源利用状况 | 第11-12页 |
·铝灰来源及性质 | 第12-14页 |
·再生铝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 第14-15页 |
·铝灰综合利用技术现状 | 第15-19页 |
·回收金属铝 | 第15页 |
·生产净水剂的原料 | 第15-16页 |
·生产棕刚玉 | 第16-17页 |
·合成聚合氯化铝 | 第17-18页 |
·制备聚合硫酸铝 | 第18页 |
·合成油墨用氧化铝 | 第18-19页 |
·路用材料 | 第19页 |
·制作阳极碳块保护环 | 第19页 |
·其它用途 | 第19页 |
·铝灰回收铝技术现状 | 第19-25页 |
·压榨回收法 | 第19-20页 |
·倾动回转炉处理法 | 第20-21页 |
·回转窑处理法 | 第21-22页 |
·等离子体速溶法 | 第22页 |
·MRM (Metal Recycling Machine)法和改良的MRM法 | 第22-23页 |
·ALUREC (Aluminium Recycling)法 | 第23页 |
·重选法处理铝灰 | 第23-24页 |
·电选法处理铝灰 | 第24页 |
·炒灰回收法 | 第24-25页 |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选题意义 | 第25页 |
·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铝灰基本性质研究 | 第27-35页 |
·铝灰形成机制分析 | 第27-28页 |
·熔渣的形成机制 | 第27页 |
·熔铸温度条件下铝与一些气体发生的反应 | 第27-28页 |
·铝灰成分分析 | 第28-30页 |
·本项目所用铝灰的来源 | 第28-29页 |
·铝灰的组成 | 第29-30页 |
·不同粒级铝灰中金属铝含量的变化 | 第30-33页 |
·XRD分析检测结果 | 第30-32页 |
·XRF分析检测结果 | 第32页 |
·不同粒级铝灰中金属铝含量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新型分离剂研究 | 第35-55页 |
·引言 | 第35页 |
·实验 | 第35-40页 |
·实验原理 | 第35-39页 |
·实验原料及装置 | 第39-40页 |
·实验过程 | 第40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0-53页 |
·分离剂加入量对铝回收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温度对铝回收率的影响 | 第41-43页 |
·Na3AlF6含量对铝回收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铝灰中Al2O3含量对铝回收率的影响 | 第44-48页 |
·不同添加剂对回收率的影响 | 第48-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铝灰回收现场工业试验 | 第55-63页 |
·铝灰分选装置 | 第55-58页 |
·铝灰分选装置 | 第55-57页 |
·生产验证 | 第57-58页 |
·新型分离剂工业应用试验 | 第58-62页 |
·试验思路 | 第58页 |
·试验原料及装置 | 第58-59页 |
·试验过程 | 第59-60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二次铝灰循环利用研究 | 第63-73页 |
·引言 | 第63页 |
·实验 | 第63-65页 |
·实验思路 | 第63页 |
·实验原料及装备 | 第63-64页 |
·实验表征 | 第64-65页 |
·实验方法 | 第65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5-71页 |
·水溶液浸出 | 第65-68页 |
·二段浸出 | 第68页 |
·热球磨浸出 | 第68-69页 |
·碱液浸出 | 第69-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3-75页 |
·结论 | 第73页 |
·建议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