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引言 | 第8页 |
·钢-混凝土组合梁国内外的发展概况 | 第8-10页 |
·钢-混凝土组合梁在国外的发展 | 第8-9页 |
·钢-混凝土组合梁在国内的发展 | 第9-10页 |
·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研究概况 | 第10页 |
·混凝土徐变的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徐变分析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组合梁有限元分析的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钢-混凝土组合箱梁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6页 |
·本文的意义 | 第14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钢-混凝土组合箱梁短期荷载性能计算 | 第16-33页 |
·引言 | 第16页 |
·基本假定 | 第16-18页 |
·基本微分方程的建立 | 第18-23页 |
·最小势能原理 | 第18页 |
·微分方程的推导 | 第18-23页 |
·简支梁控制微分方程的求解 | 第23-29页 |
·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控制微分方程的求解 | 第23-25页 |
·简支梁集中荷载作用下控制微分方程的求解 | 第25-29页 |
·算例分析 | 第29-32页 |
·挠度分析 | 第30页 |
·滑移分析 | 第30-31页 |
·混凝土板横向应变分布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钢-混凝土组合箱梁长期荷载性能计算 | 第33-55页 |
·引言 | 第33页 |
·徐变及其理论 | 第33-41页 |
·混凝士的时随性能 | 第33页 |
·影响混凝土徐变收缩的因素 | 第33-34页 |
·徐变收缩机理 | 第34页 |
·收缩应变的计算方法 | 第34-35页 |
·徐变系数的数学表达方法 | 第35-38页 |
·徐变计算的基本方法 | 第38-41页 |
·组合箱梁长期荷载作下的力学性能计算 | 第41-49页 |
·系统各项形变势能 | 第41-43页 |
·轴力自平衡条件 | 第43-44页 |
·系统总势能的推导 | 第44-46页 |
·控制微分方程的推导 | 第46-49页 |
·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控制微分方程的求解示例 | 第49-54页 |
·均布荷载作用下控制微分方程的求解 | 第49-52页 |
·算例分析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组合箱梁考虑收缩徐变效应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第55-69页 |
·引言 | 第55页 |
·组合箱梁考虑收缩徐变的有限元分析过程 | 第55-63页 |
·基本假设 | 第55页 |
·基本原理 | 第55-57页 |
·组合箱梁的建模分析过程 | 第57-63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3-68页 |
·应力与变形沿梁长的分布 | 第64-66页 |
·应力与变形随时间的变化 | 第66-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不同参数对组合箱梁长期受力性能的影响 | 第69-86页 |
·引言 | 第69页 |
·模拟试验方案 | 第69-71页 |
·基本模型的选取 | 第69页 |
·模型参数的选取 | 第69-71页 |
·参数分析 | 第71-85页 |
·栓钉布置方式 | 第71-73页 |
·栓钉直径 | 第73-75页 |
·栓钉间距 | 第75-77页 |
·混凝土板的翼缘宽度 | 第77-79页 |
·混凝土板高度 | 第79-81页 |
·腹板间距 | 第81-83页 |
·腹板高度 | 第83-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6-88页 |
·结论 | 第86-87页 |
·展望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