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坳陷王官屯地区孔一段精细地质建模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6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1 辫状河特征研究 | 第9-11页 |
1.2.2 三维地质建模研究 | 第11-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4页 |
1.4 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 第16-21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6-21页 |
2.1.1 区域构造位置 | 第16页 |
2.1.2 构造及沉积背景 | 第16-17页 |
2.1.3 地层发育特征 | 第17-18页 |
2.1.4 开发简况 | 第18-19页 |
2.1.5 存在问题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第21-31页 |
3.1 对比方法及原则 | 第21-27页 |
3.1.1 中长期基准面旋回的识别 | 第21-23页 |
3.1.2 旋回对比,分级控制 | 第23页 |
3.1.3 相变横向对比 | 第23-25页 |
3.1.4 三维闭合 | 第25页 |
3.1.5 INPEFA曲线辅助地层对比 | 第25-27页 |
3.2 官80 断块地层对比结果 | 第27-29页 |
3.2.1 地层划分结果 | 第27页 |
3.2.2 联井剖面对比 | 第27-29页 |
3.3 官29断块地层对比结果 | 第29-31页 |
3.3.1 地层划分结果 | 第29页 |
3.3.2 联井剖面对比 | 第29-31页 |
第四章 沉积相研究 | 第31-45页 |
4.1 沉积背景和沉积相类型 | 第31-32页 |
4.2 相标志 | 第32-34页 |
4.2.1 岩性特征 | 第32页 |
4.2.2 沉积构造 | 第32页 |
4.2.3 粒度特征 | 第32-34页 |
4.3 测井相 | 第34-36页 |
4.4 剖面相 | 第36-37页 |
4.5 平面相 | 第37-45页 |
第五章 储层特征研究 | 第45-52页 |
5.1 储层基本特征 | 第45-48页 |
5.2 非均质性分析 | 第48-52页 |
5.2.1 层内非均质性 | 第48-49页 |
5.2.2 层间非均质性 | 第49-52页 |
第六章 三维地质建模 | 第52-67页 |
6.1 三维地质建模思路 | 第52页 |
6.2 三维地质建模实现流程及结果 | 第52-67页 |
6.2.1 数据准备 | 第53-54页 |
6.2.2 三维构造建模 | 第54-57页 |
6.2.3 网格模型建立 | 第57-59页 |
6.2.4 沉积微相建模 | 第59-62页 |
6.2.5 储层参数模型 | 第62-64页 |
6.2.6 净毛比模型 | 第64-65页 |
6.2.7 储量计算 | 第65页 |
6.2.8 模型粗化、输出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