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

汽车燃料电池/蓄电池混合动力系统管理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1.1 汽车混合动力简介第12-14页
        1.1.1 汽车混合动力系统分类及其特点第12-13页
        1.1.2 汽车混合动力系统对电池性能的要求第13-14页
    1.2 燃料电池/蓄电池混合动力系统概述第14-19页
        1.2.1 蓄电池研究概述第14-16页
        1.2.2 燃料电池研究概述第16-19页
    1.3 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现状第19-21页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意义第21-22页
        1.4.1 本文主要内容第21页
        1.4.2 汽车燃料电池/蓄电池混合动力系统研究的意义第21-22页
第二章 PEM燃料电池测试系统及试验第22-38页
    2.1 PEM燃料电池原理及构件第22-26页
        2.1.1 PEM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第22-23页
        2.1.2 PEM燃料电池的组成构件第23-26页
    2.2 试验测试系统第26-30页
        2.2.1 试验仪器硬件介绍第27-29页
        2.2.2 试验测试系统软件第29-30页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30-37页
        2.3.1 流量对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第31-33页
        2.3.2 加湿温度对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第33-34页
        2.3.3 加热温度对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第34-35页
        2.3.4 非均一宽度蛇形流场对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第35-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燃料电池/蓄电池混合动力系统第38-68页
    3.1 混合动力系统结构第38-42页
        3.1.1 串联式混合动力结构第38页
        3.1.2 并联式混合动力结构第38-40页
        3.1.3 混联式混合动力结构第40-42页
    3.2 混合动力管理模型第42-58页
        3.2.1 整车动力学模型第43-46页
        3.2.2 燃料电池模型第46-48页
        3.2.3 DC/DC模型第48-50页
        3.2.4 蓄电池模型第50-52页
        3.2.5 电动机模型第52-55页
        3.2.6 驾驶员模型第55-58页
    3.3 混合动力系统分析第58-67页
        3.3.1 电机温度变化对整车平顺性的影响第58-62页
        3.3.2 混合动力汽车永磁同步电机功率损耗分析第62-67页
    3.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四章 燃料电池/蓄电池混合动力管理研究第68-86页
    4.1 燃料电池/蓄电池混合动力管理第68-69页
        4.1.1 燃料电池/蓄电池混合动力管理分类第68页
        4.1.2 燃料电池/蓄电池混合动力管理SWOT分析第68-69页
    4.2 基于瞬时等效燃料优化管理策略第69-78页
        4.2.1 混合动力系统模式切换规则制定第69-72页
        4.2.2 燃料热能与电能的等效关系第72-74页
        4.2.3 蓄电池电能的等效燃料消耗计算第74-76页
        4.2.4 瞬时等效燃料优化控制算法的实现第76-78页
    4.3 瞬时等效混合动力仿真第78-84页
    4.4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86-88页
    5.1 结论第86页
    5.2 展望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2页
作者简介第92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92-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压电超声导波在层状充液管道结构中传播特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优化算法的焊缝射线图像中气孔的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