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13页 |
1.1.1 社会背景 | 第11页 |
1.1.2 区位背景 | 第11-12页 |
1.1.3 产业背景 | 第12页 |
1.1.4 融合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4.1 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1.4.2 案例调研法 | 第15-16页 |
1.4.3 实证案例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产业融合和创意农业发展综述 | 第17-31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7-23页 |
2.1.1 产业融合的概念与类型 | 第17-18页 |
2.1.2 创意农业的概念、特点及类型 | 第18-23页 |
2.2 研究综述 | 第23-31页 |
2.2.1 产业融合国内外发展研究综述 | 第23-26页 |
2.2.2 创意农业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6-28页 |
2.2.3 我国在产业融合型创意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2.2.4 国外产业融合型创意农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创意农业园的相关理论与同类案例分析 | 第31-45页 |
3.1 创意农业园相关概念 | 第31页 |
3.2 创意农业园的特征 | 第31-32页 |
3.3 创意农业园规划相关理论 | 第32页 |
3.4 创意农业园景观研究对象 | 第32-33页 |
3.4.1 物质性景观 | 第33页 |
3.4.2 非物质性景观 | 第33页 |
3.5 创意农业园规划方法 | 第33-34页 |
3.5.1 文化引导 | 第33页 |
3.5.2 创意运用 | 第33页 |
3.5.3 科技融入 | 第33-34页 |
3.5.4 生态保障 | 第34页 |
3.6 同类案例分析 | 第34-45页 |
3.6.1 案例分析一——浙江天台花漾星球创意农场 | 第34-36页 |
3.6.2 案例分析二——深圳大鹏生态创意农业园 | 第36-38页 |
3.6.3 案例分析三——江苏省兴化市千垛景区 | 第38-40页 |
3.6.4 案例分析四——南京大塘金香草谷 | 第40-42页 |
3.6.5 案例对比分析 | 第42-45页 |
第四章 基于产业融合的创意农业园区规划研究框架 | 第45-59页 |
4.1 理论依据与规划原则 | 第45-47页 |
4.1.1 理论依据 | 第45-46页 |
4.1.2 规划原则 | 第46-47页 |
4.2 规划结构 | 第47-55页 |
4.2.1 一个基本中心——以农业为基本中心 | 第48-49页 |
4.2.2 一种推进手段——创新创意带动农业发展 | 第49-50页 |
4.2.3 两大融入方式 | 第50-54页 |
4.2.4 多项规划理念 | 第54-55页 |
4.3 规划设计内容体系 | 第55-59页 |
4.3.1 规划前期基础研究 | 第55-56页 |
4.3.2 项目创意开发的思路及要点(理念)的提出 | 第56页 |
4.3.3 发展定位与主题策划 | 第56页 |
4.3.4 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规划 | 第56页 |
4.3.5 基础工程与配套设施规划 | 第56-57页 |
4.3.6 分区规划 | 第57页 |
4.3.7 经营管理策划 | 第57-59页 |
第五章 实证案例: 昆山锦溪白莲湖创意农业园区规划设计 | 第59-99页 |
5.1 项目概况及基地分析 | 第59-62页 |
5.1.1 地理位置及用地范围 | 第59页 |
5.1.2 基地概况 | 第59-60页 |
5.1.3 项目区优劣势分析 | 第60-62页 |
5.2 项目开发创意思路与目标确定 | 第62-64页 |
5.2.1 创意思路 | 第62-64页 |
5.2.2 目标确定 | 第64页 |
5.2.3 具体目标 | 第64页 |
5.3 项目区名称策划与特征表达 | 第64-65页 |
5.3.1 项目区名称策划 | 第64-65页 |
5.3.2 项目区规划特征的创意表达 | 第65页 |
5.4 项目区整体规划设计 | 第65-75页 |
5.4.1 项目区道路交通规划分析 | 第65-67页 |
5.4.2 项目区水系与水利工程及土地整治规划 | 第67-69页 |
5.4.3 项目区绿化系统规划策划 | 第69-72页 |
5.4.4 园区景观体系规划与文化表达 | 第72-75页 |
5.5 分区布局与项目策划 | 第75-92页 |
5.5.1 常绿观光果园 | 第76-78页 |
5.5.2 花海田园 | 第78-80页 |
5.5.3 艺术荷花园 | 第80-82页 |
5.5.4 艺术稻园 | 第82-83页 |
5.5.5 观光桃园 | 第83-84页 |
5.5.6 高端苗木文化园 | 第84-86页 |
5.5.7 果蔬与乡村湿地童玩乐园 | 第86-89页 |
5.5.8 休闲渔乐园 | 第89-90页 |
5.5.9 农业遗产项目展示园 | 第90-92页 |
5.5.10 观光梨园 | 第92页 |
5.5.11 园区管理服务中心 | 第92页 |
5.6 金家堰村美丽乡村改造 | 第92-94页 |
5.7 园区服务设施布置 | 第94页 |
5.8 特色人文景观观赏 | 第94-95页 |
5.9 园区四季观光与休闲游乐经营活动策划方案 | 第95-99页 |
5.9.1 观赏田园作(植)物景观 | 第95-96页 |
5.9.2 农业农事体验活动 | 第96页 |
5.9.3 其他休闲游乐服务和体验活动 | 第96-97页 |
5.9.4 精品农产销售 | 第97-99页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与讨论 | 第99-101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99页 |
6.2 创新点 | 第99页 |
6.3 讨论 | 第99-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5页 |
附录 | 第105-106页 |
表格来源 | 第106-107页 |
致谢 | 第107-10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