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剂学论文--制剂学论文

鲍鱼壳有机质诱导牙齿再矿化及其无机质合成磷灰石载药微球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0页
    1.1 前言第9页
    1.2 鲍鱼壳概述第9-12页
        1.2.1 鲍鱼壳水溶性有机质第10-11页
            1.2.1.1 水溶性基质的组成第10-11页
            1.2.1.2 水溶性有机质的生物活性第11页
        1.2.2 鲍鱼壳无机质第11-12页
        1.2.3 鲍鱼壳的研究现状第12页
    1.3 羟基磷灰石载药微球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第12-17页
        1.3.1 羟基磷灰石概述第12-15页
        1.3.2 羟基磷灰石载药微球的发展现状第15-16页
        1.3.3 羟基磷灰石载药微球的发展前景第16-17页
    1.4 牙釉质概述第17-18页
    1.5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1.5.1 研究目的第18-19页
        1.5.2 研究的意义第19页
        1.5.3 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第二章 鲍鱼壳水溶性基质诱导牙齿再矿化的研究第20-35页
    2.1 前言第20页
    2.2 实验材料及设备第20-21页
    2.3 实验过程第21-24页
        2.3.1 AWSM的制备第21-22页
        2.3.2 牙齿切片的制备第22页
        2.3.3 模拟人工唾液的配制第22页
        2.3.4 牙齿切片的再矿化实验第22-23页
        2.3.5 材料表征第23-24页
    2.4 结果分析第24-34页
        2.4.1 不同浓度醋酸提取水溶性有机质对牙齿切片的再矿化作用分析第24-27页
            2.4.1.1 XRD结果分析第24-25页
            2.4.1.2 SEM结果分析第25-27页
        2.4.2 不同鲍鱼壳水溶性有机质的含量对牙齿切片的再矿化作用分析第27-30页
            2.4.2.1 XRD结果分析第27-28页
            2.4.2.2 SEM和EDS结果分析第28-30页
        2.4.3 不同再矿化时间对牙齿切片的再矿化作用分析第30-33页
            2.4.3.1 XRD结果分析第30-31页
            2.4.3.2 FTIR结果分析第31页
            2.4.3.3 SEM和EDS结果分析第31-33页
        2.4.4 反应机理分析第33-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鲍鱼壳羟基磷灰石微球的合成及其理化性能研究第35-55页
    3.1 前言第35页
    3.2 实验材料及设备第35-37页
    3.3 实验过程第37-38页
        3.3.1 材料的制备第37-38页
        3.3.2 材料的表征第38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38-54页
        3.4.1 柠檬酸钠添加量对羟基磷灰石合成的影响第38-42页
        3.4.2 水热反应时间对羟基磷灰石合成的影响第42-46页
        3.4.3 羟基磷灰石微球的性质探究第46-53页
        3.4.4 形成机理分析第53-54页
    3.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四章 鲍鱼壳水溶性有机质和羟基磷灰石微球的生物相容性研究及微球的载药性能测试第55-67页
    4.1 前言第55页
    4.2 实验材料及设备第55-57页
        4.2.1 实验材料第55-56页
        4.2.2 实验试剂及设备第56-57页
    4.3 实验过程第57-60页
        4.3.1 实验所用溶液及其配制第57-58页
        4.3.2 多孔羟基磷灰石微球载药和药物控缓释第58-59页
        4.3.3 细胞的获取第59页
        4.3.4 CCK-8法细胞增值测定第59-60页
        4.3.5 AO/EB双色荧光染色细胞观察第60页
    4.4 结果分析第60-66页
        4.4.1 鲍鱼壳水溶性基质与HAP微球的MC3T3-E1细胞毒性分析第60-63页
            4.4.1.1 鲍鱼壳水溶性基质细胞毒性分析第60-61页
            4.4.1.2 羟基磷灰石微球的细胞毒性分析第61-63页
        4.4.2 多孔微球的药物控缓释与细胞毒性分析第63-66页
            4.4.2.1 多孔微球的药物控缓释第63-64页
            4.4.2.2 多孔载药微球的MCF-7细胞毒性分析第64-65页
            4.4.2.3 AO/EB双荧光染色细胞观察第65-66页
    4.5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结论与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5页
致谢第75-76页
个人简历第76-77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商业智能的区域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系统
下一篇:基于酞菁硅小分子靶向抗癌光敏剂的合成及构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