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64页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1.2 分子间的二氟烷基化反应 | 第14-59页 |
1.2.1 亲核的二氟甲基化反应 | 第15-39页 |
1.2.1.1 二氟甲基金属试剂 | 第15-17页 |
1.2.1.2 溴二氟酯类烷基金属试剂(XBrCF_2R,X=Zn,Cd;R=PO(OEt)_2,COOEt) | 第17-20页 |
1.2.1.3 二氟甲基硅试剂及衍生物 | 第20-30页 |
1.2.1.3.1 三甲基二氟甲基硅烷(TMSCF_2H) | 第20-22页 |
1.2.1.3.2 三氟甲基三甲基硅烷(TMSCF_3) | 第22-23页 |
1.2.1.3.3 TMSCF_2TMS | 第23-24页 |
1.2.1.3.4 Me_3SiCF_2SPh | 第24-26页 |
1.2.1.3.7 TMSCF_2PO(OR)_2 | 第26页 |
1.2.1.3.8 R_3SiCF_2COOEt(R=Me,Et) | 第26-27页 |
1.2.1.3.9 CF_2=C(OTMS)R | 第27-28页 |
1.2.1.3.10 TMSCF_2X(X=CN,Br, I,alkyl group) | 第28-30页 |
1.2.1.4 二氟甲基苯硫砜和溴二氟甲基苯硫砜作为二氟甲基试剂(PhSO_2CF_2H和PhSO_2CF_2Br) | 第30-32页 |
1.2.1.5 二氟甲基苯亚硫砜(PhSOCF_2H) | 第32-33页 |
1.2.1.6 二氟甲基磷酸酯(HCF_2PO(OEt)_2) | 第33页 |
1.2.1.7 使用卤二氟羧酸酯类有机物或卤二氟羧酸作为二氟烷基化试剂(ICF_2COOMe/Cu,BrCF_2COOEt/Cu) | 第33-34页 |
1.2.1.8 一碘二氟乙酰胺(ICF_2CONR_1R_2)作为二氟烷基化试剂 | 第34-35页 |
1.2.1.9 BrF_3和PyBrF_3 | 第35-36页 |
1.2.1.10 Fluolead | 第36页 |
1.2.1.11 nBu_3SnCF_2H | 第36-37页 |
1.2.1.12 PySO_2CF_2H参与的亲核加成反应 | 第37-38页 |
1.2.1.13 PhS(O)(NTBS)CF_2H | 第38页 |
1.2.1.14 PhXCF_2H(X=S,Se,Te) | 第38-39页 |
1.2.2 亲电的二氟甲基化反应 | 第39-53页 |
1.2.2.1 二氟卡宾试剂参与的二氟甲基化反应 | 第39-50页 |
1.2.2.1.1 PhHgCF_3 | 第39-40页 |
1.2.2.1.2 二氟氯甲烷(ClCF_2H) | 第40页 |
1.2.2.1.3 ClCF_2COONa或ClCF_2COOR (R=Me,Et) | 第40-41页 |
1.2.2.1.4 CF_2Br_2/Zn/HMPT或CF_2Br_2/PPh_3 | 第41页 |
1.2.2.1.5 PhC(O)CF_2Cl和PhSO_2CF_2Cl | 第41-42页 |
1.2.2.1.6 TMSCF_2Cl和TMSCF_2Br | 第42-43页 |
1.2.2.1.7 PhSO(NTs)CF_2H | 第43页 |
1.2.2.1.8 PPh_3~+CF_2CO_2~-和[Ph_3PCF_2H]~+Br~- | 第43-44页 |
1.2.2.1.9 TFDA(FSO_2CF_2COOSiMe_3)和MDFA(FSO_2CF_2COOMe) | 第44-46页 |
1.2.2.1.10 TMSCF_3/initiator | 第46-47页 |
1.2.2.1.11 HCF_2OTf | 第47-48页 |
1.2.2.1.12 BrCF_2PO(OEt)_2 | 第48页 |
1.2.2.1.13 ArS~+(CF_2Br)X~- (X=BF_4 or OTf) | 第48-49页 |
1.2.2.1.14 CF_3H/KOH | 第49-50页 |
1.2.2.1.15 n-Bu_3N~+(CF_2H)Cl- | 第50页 |
1.2.2.2 直接的亲电二氟甲基试剂参与的二氟甲基化反应 | 第50-51页 |
1.2.2.2.1 使用硫二氟甲磺酸盐试剂直接引入CF2H+ | 第50-51页 |
1.2.2.2.2 PhSO(NMe_2~+)CF_2H(BF_4~-) | 第51页 |
1.2.2.3 碘(Ⅲ)-CF_2SO_2Ph试剂 | 第51-52页 |
1.2.2.4 CF_3H | 第52页 |
1.2.2.5 S-((phenylsulfonyl)difluoromethyl)thiophenium Salts | 第52-53页 |
1.2.2.6 澳二氟甲基苯硫醚(PhSCF_2Br) | 第53页 |
1.2.3 自由基类型的二氟甲基化反应 | 第53-59页 |
1.2.3.1 使用CHF_2I试剂 | 第53-54页 |
1.2.3.2 使用CF_2Br_2或CF_2BrCl试剂 | 第54页 |
1.2.3.3 使用PhSO_2CF_2I试剂 | 第54-55页 |
1.2.3.4 BrCF_2COOEt,BrCF_2P(O)(OEt)_2, BrCF_2C(O)NR_1R_2作为自由基二氟烷基化试剂 | 第55-57页 |
1.2.3.5 二氟乙基亚磺酸钠(CH_3CF_2SO_2Na) | 第57页 |
1.2.3.6 DFMS((CF_2HSO_2)_2Zn) | 第57-58页 |
1.2.3.7 PhSeCF_2COOEt或PhSeCF_2P(O)(OEt)_2 | 第58页 |
1.2.3.8 [PPh_3CF_2H]+Br~- | 第58-59页 |
1.2.3.9 PhSO(NTs)CF_2H | 第59页 |
1.3 含有二氟基团的分子内成环反应 | 第59-61页 |
1.4 其他 | 第61-63页 |
1.5 总结 | 第63-64页 |
第二章 1.3-环戊(己)二酮的二氟甲基化反应 | 第64-85页 |
2.1 前言 | 第64页 |
2.2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第64-65页 |
2.3 实验最优条件的探索 | 第65-71页 |
2.3.1 最优溶剂的探索 | 第66页 |
2.3.2 最优碱的探索 | 第66-67页 |
2.3.3 底物与二氟试剂以及碱的比例探究 | 第67-68页 |
2.3.4 反应温度的探究 | 第68页 |
2.3.5 反应时间的探究 | 第68-69页 |
2.3.6 对3e的结构表征 | 第69-71页 |
2.4 最优条件下官能团容忍度的探究 | 第71-75页 |
2.4.1 底物1c,1d,1g-n的制备方法 | 第71页 |
2.4.2 1,3-环戊(己)二酮的二氟甲基化方法 | 第71-72页 |
2.4.3 适用于最优条件的底物 | 第72-75页 |
2.5 最优条件的扩大量实验 | 第75页 |
2.6 反应机理的探究 | 第75页 |
2.7 与Shibata课题组1,3-环戊(己)二酮二氟甲基化反应的对比 | 第75-76页 |
2.8 底物1d,1h及产物3a-3r核磁、质谱、红外以及部分高分辨质谱数据 | 第76-85页 |
第三章 铜二氟卡宾试剂的合成及与苯酚的二氟甲基化反应 | 第85-120页 |
3.1 前言 | 第85页 |
3.2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第85-87页 |
3.3 氯二氟乙酸铜二氟卡宾试剂的合成 | 第87-93页 |
3.3.1 2,2,-联吡啶为配体的氯二氟乙酸铜二氟卡宾试剂[(bpy)_2Cu](O_2CCF_2Cl) (4a)的合成方法: | 第87-88页 |
3.3.2 4,4'-二甲基-2,2'-联吡啶为配体的氯二氟乙酸铜二氟卡宾试剂[(Me_2bpy)_2Cu](O_2CCF_2Cl) (4b)的合成方法 | 第88-89页 |
3.3.3 1,10-邻菲罗啉为配体的氯二氟乙酸铜二氟卡宾试剂[(phen)2Cu](O_2CCF_2Cl)(4c)的合成方法 | 第89页 |
3.3.4 铜二氟卡宾试剂4a-c结构表征数据 | 第89-93页 |
3.3.4.1 铜二氟卡宾试剂4a-c核磁、红外、元素分析 | 第89-91页 |
3.3.4.2 铜二氟卡宾试剂4b,4c的晶体结构数据 | 第91-93页 |
3.4 氯二氟乙酸铜配合物与苯酚二氟甲基化反应最优条件的探索 | 第93-99页 |
3.4.1 最适合的二氟卡宾源的探索 | 第94-95页 |
3.4.2 最适合的溶剂的探索 | 第95-96页 |
3.4.3 最适合的碱的探索 | 第96页 |
3.4.4 最适合的温度探索 | 第96-97页 |
3.4.5 最适合的反应时间 | 第97页 |
3.4.6 对产物6w的结构表征 | 第97-99页 |
3.5 铜二氟卡宾试剂和苯酚以及羟基吡啶类化合物的二氟甲基化反应 | 第99-102页 |
3.5.1 铜二氟卡宾试剂与苯酚类底物的二氟甲基化反应 | 第99-100页 |
3.5.2 最优条件下含有酚羟基天然产物的二氟甲基化反应 | 第100-101页 |
3.5.3 最优条件下羟基吡啶类化合物的二氟甲基化反应 | 第101页 |
3.5.4 铜二氟卡宾试剂和苯酚以及羟基吡啶类化合物的二氟甲基化反应的具体步骤 | 第101-102页 |
3.6 最优条件的扩大量实验 | 第102页 |
3.7 含氟药物roflumilast中间产物的合成方法: | 第102-103页 |
3.7.1 底物5al的合成方法 | 第103页 |
3.7.2 产物6al的合成方法 | 第103页 |
3.8 铜二氟卡宾试剂参与的二氟甲基化反应机理的探究 | 第103-106页 |
3.8.1 铜二氟卡宾试剂4c与四甲基乙烯以及1,1-二苯基乙烯的反应 | 第104页 |
3.8.2 铜二氟卡宾试剂4c与4-氰基苯酚钠的反应 | 第104-106页 |
3.9 二氟甲基化产物核磁、红外、质谱以及部分高分辨质谱数据 | 第106-120页 |
第四章 铜二氟卡宾试剂与碘代芳烃、碘(溴)代杂环化合物的三氟甲基化反应 | 第120-147页 |
4.1 引言 | 第120-121页 |
4.2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第121-123页 |
4.3 反应最优条件的探索 | 第123-129页 |
4.3.1 氟盐对反应的影响 | 第123-124页 |
4.3.2 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 第124-125页 |
4.3.3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125页 |
4.3.4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 第125页 |
4.3.5 不同配体对反应的影响 | 第125-127页 |
4.3.5.1 4-甲基吡啶为配体的氯二氟乙酸铜二氟卡宾试剂的合成方法 | 第125-126页 |
4.3.5.2 不同配体对反应的影响 | 第126-127页 |
4.3.6 产物8k结构确认 | 第127-129页 |
4.4 最优条件下的底物扩展 | 第129-132页 |
4.4.1 适用于最优条件的碘代芳香化合物以及碘(溴)代杂环化合物 | 第129-131页 |
4.4.2 产物8a-r以及10b-f,10k,10m-0的合成方法 | 第131页 |
4.4.3 产物10a,10g-j,101的合成方法 | 第131-132页 |
4.5 最优条件的扩大量实验 | 第132页 |
4.6 含二氟甲基的药物活性分子的合成 | 第132-133页 |
4.6.1 底物11a的合成方法 | 第132-133页 |
4.6.2 底物11b的合成方法 | 第133页 |
4.7 反应机理的探究 | 第133-136页 |
4.7.1 L_nCuCF_3形成的探究 | 第133-135页 |
4.7.2 三氟甲基化机理猜测 | 第135-136页 |
4.8 产物核磁、质谱、红外以及部分高分辨质谱数据 | 第136-147页 |
第五章 氯二氟乙酸钠与苯硫基丙酸叔丁基酯的硫二氟甲基化反应 | 第147-170页 |
5.1 前言 | 第147页 |
5.2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 第147-149页 |
5.3 苯硫基丙酸叔丁基酯的硫二氟甲基化反应条件探索 | 第149-156页 |
5.3.1 最优碱的探索 | 第149-151页 |
5.3.1.1 对三烷基胺类参与反应形成的中间体的分离和表征 | 第150-151页 |
5.3.2 不同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 第151-152页 |
5.3.3 不同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152页 |
5.3.4 不同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 第152-153页 |
5.3.5 添加剂对反应的影响 | 第153-154页 |
5.3.6 二氟甲基化产物14a的结构确定 | 第154-156页 |
5.4 最优条件下底物扩展 | 第156-157页 |
5.4.1 苯硫基丙酸叔丁基酯类化合物(12)的合成方法 | 第156页 |
5.4.2 最优条件下的底物扩展 | 第156-157页 |
5.4.3 苯硫基丙烯酸叔丁基酯硫二氟甲基化实验步骤 | 第157页 |
5.5 带不同离去基团(EWG)的苯硫基底物的制备及二氟甲基化反应 | 第157-161页 |
5.5.1 (2-(phenylsulfonyl)ethyl)(p-tolyl)sulfane (12o)的合成方法 | 第157-158页 |
5.5.2 (2-(phenylsulfonyl)ethyl)(p-tolyl)sulfane (12o)的硫二氟甲基化反应 | 第158-159页 |
5.5.3 1-Methyl-4-[(2,2-diphenylethyl)sulfanyl]benzene (12p)的合成方法[174]: | 第159-160页 |
5.5.4 1-Methyl-4-[(2,2-diphenylethyl)sulfanyl]benzene (12p)的硫二氟甲基化反应 | 第160-161页 |
5.6 硫二氟甲基(-SCF_2H)氢源的探索 | 第161-164页 |
5.6.1 羰基α-C上氘代的苯硫基丙酸叔丁基酯的制备 | 第161-164页 |
5.6.1.1 氘代4-甲基苯硫酚的制备 | 第161-162页 |
5.6.1.2 羰基α-C上氘代的苯硫基丙酸叔丁基酯(12a')的制备 | 第162-163页 |
5.6.1.3 羰基α-C上氘代的苯硫基丙酸叔丁基酯的二氟甲基化反应 | 第163-164页 |
5.7 产物核磁、质谱数据 | 第164-170页 |
参考文献 | 第170-181页 |
致谢 | 第181-182页 |
个人简历 | 第182-183页 |
附录 | 第183-346页 |
在读期间已发表和录用的论文 | 第3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