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基于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的超宽带滤波器和天线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18-20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9-20页 |
第2章 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基本理论以及电路实现 | 第20-36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左手材料基本原理 | 第20-22页 |
2.3 左手材料的主要特性 | 第22-25页 |
2.3.1 负折射效应 | 第22-23页 |
2.3.2 完美透镜 | 第23-24页 |
2.3.3 逆多普勒(Doppler)效应 | 第24-25页 |
2.3.4 逆切伦科夫效应 | 第25页 |
2.4 理想左手传输线 | 第25-29页 |
2.5 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基本理论 | 第29-33页 |
2.5.1 电报方程 | 第29-31页 |
2.5.2 行进的电压与电流 | 第31-33页 |
2.6 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平面电路实现及设计理念 | 第33-35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新型开口简化复合左右手传输线 | 第36-45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传统复合左右手传输线以及简化复合左右传输线的理论分析 | 第36-39页 |
3.3 新型开口简化复合左右手传输线 | 第39-42页 |
3.3.1 “H”型简化复合左右手传输线(H-shaped SCRLH TL) | 第39-40页 |
3.3.2 新型单开口简化复合左右手传输线(S-SCRLH TL) | 第40-41页 |
3.3.3 新型双开口简化复合左右手传输线(S-SCRLHs TL) | 第41-42页 |
3.4 新型传输线的尺寸改进仿真 | 第42-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基于新型结构超宽带滤波器和天线的研究设计 | 第45-57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超宽带陷波滤波器设计 | 第45-51页 |
4.2.1 集总参数滤波器基本理论 | 第46-47页 |
4.2.2 并联四分之一波长短路支节法 | 第47-49页 |
4.2.3 基于开口简化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的四阻带超宽带陷波滤波器 | 第49-50页 |
4.2.4 仿真与测试分析 | 第50-51页 |
4.3 超宽带陷波天线设计 | 第51-56页 |
4.3.1 微带天线基本理论 | 第51-53页 |
4.3.2 基于开口简化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的四阻带超宽带陷波天线 | 第53-54页 |
4.3.3 仿真与测试分析 | 第54-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7-68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学术科研活动)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