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 1.1 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 1.2.1 不确定性问题的方法研究 | 第9-10页 |
| 1.2.2 风光储联合系统的发展 | 第10-11页 |
| 1.2.3 优化调度的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2.4 综合效益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 第2章 风光储发电系统不确定性分析及建模方法研究 | 第15-26页 |
| 2.1 风光储发电系统的构成 | 第15-16页 |
| 2.2 风光发电输出功率不确定性分析 | 第16-20页 |
| 2.2.1 风力发电输出功率不确定性分析 | 第16-18页 |
| 2.2.2 光伏发电输出功率不确定性分析 | 第18-20页 |
| 2.3 主要储能技术及特性分析 | 第20-22页 |
| 2.4 计及不确定性的电力系统调度建模方法研究 | 第22-25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3章 基于条件风险方法的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优化调度模型 | 第26-41页 |
| 3.1 条件风险价值理论概述 | 第26-28页 |
| 3.1.1 VaR理论及算法概述 | 第26-27页 |
| 3.1.2 CVaR理论概述 | 第27-28页 |
| 3.2 惩罚成本及其条件风险值 | 第28-32页 |
| 3.2.1 惩罚成本函数 | 第28-29页 |
| 3.2.2 惩罚成本条件风险值 | 第29-30页 |
| 3.2.3 模型的变换 | 第30-32页 |
| 3.3 计及惩罚成本条件风险值的经济调度模型 | 第32-34页 |
| 3.3.1 目标函数的建立 | 第32-33页 |
| 3.3.2 约束条件 | 第33-34页 |
| 3.4 模型的计算 | 第34-36页 |
| 3.4.1 模型的光滑化处理 | 第34-35页 |
| 3.4.2 计算步骤 | 第35-36页 |
| 3.5 算例分析 | 第36-40页 |
| 3.5.1 负荷和置信水平变化时系统最优运行总成本和最优调度方案 | 第37-38页 |
| 3.5.2 日负荷调度下的系统最小运行成本和最优调度方案 | 第38-40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4章 大规模风光储系统联合运行综合效益评估模型 | 第41-54页 |
| 4.1 效益评价标准体系设计 | 第41-42页 |
| 4.1.1 构建依据与原则 | 第41-42页 |
| 4.1.2 架构与层次划分 | 第42页 |
| 4.2 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42-44页 |
| 4.2.1 指标体系形成方法 | 第42-43页 |
| 4.2.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第43-44页 |
| 4.3 风光储运行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 第44-52页 |
| 4.3.1 综合集成赋权模型 | 第44-46页 |
| 4.3.2 理想物元可拓模型 | 第46-47页 |
| 4.3.3 实例分析 | 第47-52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 5.1 结论 | 第54页 |
| 5.2 展望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