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需求响应的居民用户调峰潜力特性分析及评价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1 负荷特性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2 负荷特性评价指标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4页 |
第2章 居民用户调峰潜力评价指标 | 第14-19页 |
2.1 传统负荷特性评价指标及分析方法 | 第14-15页 |
2.2 考虑需求响应的居民用户调峰潜力定义 | 第15-16页 |
2.3 考虑需求响应的居民调峰潜力评价指标 | 第16-18页 |
2.3.1 调峰能力 | 第16-17页 |
2.3.2 调峰概率 | 第17页 |
2.3.3 调峰速率 | 第17-18页 |
2.3.4 综合调峰潜力 | 第1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居民用户调峰潜力评价 | 第19-36页 |
3.1 调峰潜力特征提取方法 | 第19-23页 |
3.1.1 稀疏编码提取居民负荷特征的思想 | 第19-20页 |
3.1.2 实现稀疏编码的非负K-SVD算法 | 第20-22页 |
3.1.3 稀疏编码提取负荷特征的步骤 | 第22-23页 |
3.2 基于特征提取的用户调峰潜力评价方法 | 第23-26页 |
3.2.1 MLP神经网络算法 | 第23-25页 |
3.2.2 用户的调峰潜力评估流程 | 第25-26页 |
3.3 算例分析 | 第26-30页 |
3.3.1 数据预处理 | 第26页 |
3.3.2 参数设置 | 第26-28页 |
3.3.3 结果分析 | 第28-30页 |
3.4 算法评价 | 第30-35页 |
3.4.1 特征提取的有效性 | 第30-32页 |
3.4.2 数据压缩性能 | 第32-33页 |
3.4.3 算法对比 | 第33-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分时电价对居民调峰潜力的影响 | 第36-48页 |
4.1 分时电价前后负荷曲线变化分析 | 第36-38页 |
4.1.1 用电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概念 | 第36页 |
4.1.2 分时电价前后负荷的改变量 | 第36-38页 |
4.1.3 分时电价后负荷曲线 | 第38页 |
4.2 分时电价影响因子 | 第38-42页 |
4.2.1 分时电价影响因子的定义 | 第38-40页 |
4.2.2 分时电价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 | 第40-42页 |
4.3 算例分析 | 第42-47页 |
4.3.1 数据预处理 | 第42页 |
4.3.2 参数设置 | 第42页 |
4.3.3 结果分析 | 第42-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5.1 结论 | 第48-49页 |
5.2 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4-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