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前言 | 第9-20页 |
1.1 重金属的危害及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处理方法 | 第9-13页 |
1.1.1 化学沉淀 | 第9-11页 |
1.1.2 离子交换 | 第11页 |
1.1.3 吸附 | 第11-12页 |
1.1.4 膜过滤 | 第12-13页 |
1.1.5 凝结和絮凝 | 第13页 |
1.1.6 气浮分离 | 第13页 |
1.1.7 电化学处理 | 第13页 |
1.2 淀粉概述 | 第13-14页 |
1.2.1 淀粉的种类 | 第13页 |
1.2.2 淀粉的结构 | 第13-14页 |
1.3 淀粉凝胶化 | 第14页 |
1.3.1 淀粉凝胶化概述 | 第14页 |
1.3.2 淀粉凝胶化的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淀粉回生 | 第14-15页 |
1.4.1 淀粉回生的概述 | 第14-15页 |
1.4.2 淀粉回生的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5 多孔淀粉的概述 | 第15-18页 |
1.5.1 多孔淀粉的定义 | 第15页 |
1.5.2 多孔淀粉的制备方法 | 第15-16页 |
1.5.3 多孔淀粉的吸附性能 | 第16-17页 |
1.5.4 多孔淀粉的应用 | 第17-18页 |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8页 |
1.7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0-26页 |
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20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20-21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1-26页 |
2.3.1 两种淀粉基本成分的测定 | 第21-22页 |
2.3.2 多孔淀粉的制备 | 第22页 |
2.3.3 多孔淀粉黄原酸酯的制备 | 第22页 |
2.3.4 多孔淀粉的性能测试 | 第22-23页 |
2.3.5 多孔淀粉黄原酸酯的性能测试 | 第23-25页 |
2.3.6 统计学分析 | 第25-26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6-52页 |
3.1 两种淀粉的基本成分测定结果 | 第26页 |
3.2 多孔淀粉的性能测试 | 第26-38页 |
3.2.1 扫描电镜(SEM) | 第26-28页 |
3.2.2 FTIR光谱测定 | 第28-30页 |
3.2.3 LCM-Raman光谱测定 | 第30-31页 |
3.2.4 XRD测定 | 第31-33页 |
3.2.5 表观密度的测定 | 第33-35页 |
3.2.6 吸水性能测定 | 第35-36页 |
3.2.7 吸油性能测定 | 第36-38页 |
3.2.8 小结 | 第38页 |
3.3 多孔淀粉黄原酸酯的性能测试 | 第38-52页 |
3.3.1 扫描电镜(SEM) | 第38-39页 |
3.3.2 FTIR光谱测定 | 第39-40页 |
3.3.3 EDX测定 | 第40-41页 |
3.3.4 ~1H NMR测定 | 第41-43页 |
3.3.5 PSX的平衡吸附能力与摩尔比之间的关系 | 第43-44页 |
3.3.6 吸附动力学分析 | 第44-47页 |
3.3.7 等温吸附分析 | 第47-49页 |
3.3.8 与其他吸附剂比较 | 第49页 |
3.3.9 吸附机制 | 第49-50页 |
3.3.10 小结 | 第50-52页 |
4 结论 | 第52-53页 |
4.1 全文总结 | 第52页 |
4.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52页 |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52-53页 |
5 展望 | 第53-54页 |
6 参考文献 | 第54-66页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66-67页 |
8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