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英文符号说明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3页 |
对象与方法 | 第13-16页 |
1 病例来源 | 第13页 |
2 诊断标准 | 第13页 |
3 筛选标准 | 第13-14页 |
4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5 评定标准 | 第15页 |
6 观察方法 | 第15页 |
7 统计分析方法 | 第15-16页 |
结果 | 第16-26页 |
1 基线资料分析 | 第16-18页 |
2 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 第18-19页 |
3 预后情况分析 | 第19-26页 |
讨论 | 第26-37页 |
1 中医对小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认识 | 第26-29页 |
2 现代医学对于小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认识 | 第29-33页 |
3 导师丁樱教授对小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认识 | 第33-35页 |
4 影响预后的因素 | 第35页 |
5 结果分析 | 第35-36页 |
6 存在问题和展望 | 第36-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5页 |
附录 | 第45-53页 |
附录1 临床病例观察表 | 第45-48页 |
附录2 ITP出血评分表 | 第48-49页 |
附录3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研究进展 | 第49-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4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及科研情况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