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5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2-14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4-15页 |
一、羧基PS微球与瓜氨酸环肽偶联方法的研究 | 第15-36页 |
1.1 对象和方法 | 第16-25页 |
1.1.1 试剂和仪器 | 第16-19页 |
1.1.2 聚苯乙烯纳米微球的制备 | 第19-20页 |
1.1.3 PS-CCP直接偶联 | 第20-21页 |
1.1.4 PS球与BSA-CCP整体偶联 | 第21-23页 |
1.1.5 PS微球与BSA及CCP的层层偶联 | 第23-25页 |
1.2 结果 | 第25-32页 |
1.2.1 制备羧基PS微球粒径与电位以及羧基密度结果 | 第25-26页 |
1.2.2 PS-CCP直接偶联法的粒径和Zeta电位变化及浊度测试结果 | 第26页 |
1.2.3 PS微球与BSA-CCP整体偶联结果 | 第26-30页 |
1.2.4 PS微球与BSA及CCP的层层偶联结果 | 第30-32页 |
1.3 讨论 | 第32-35页 |
1.3.1 PS纳米球制备讨论 | 第32页 |
1.3.2 PS-CCP直接偶联讨论 | 第32-33页 |
1.3.3 PS与BSA-CCP的整体偶联法制PS-CCP讨论 | 第33-35页 |
1.3.4 层层修饰法制PS-CCP的讨论 | 第35页 |
1.4 小结 | 第35-36页 |
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免疫诊断试剂的评价 | 第36-46页 |
2.1 对象和方法 | 第37-41页 |
2.1.1 试剂和仪器 | 第37-38页 |
2.1.2 瓜氨酸环肽人工抗原的合成以及鉴定 | 第38-39页 |
2.1.3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试剂标准品制备 | 第39-40页 |
2.1.4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免疫诊断试剂线性、稳定性、重复性以及临床阴阳性考察 | 第40-41页 |
2.2 结果 | 第41-45页 |
2.2.1 瓜氨酸环肽人工抗原的合成结果 | 第41-42页 |
2.2.2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免疫诊断试剂定标曲线结果 | 第42页 |
2.2.3 重复性结果 | 第42-43页 |
2.2.4 稳定性结果 | 第43-44页 |
2.2.5 临床样本的阴阳性结果 | 第44页 |
2.2.6 比较不同生化分析仪定标差异 | 第44-45页 |
2.3 讨论 | 第45页 |
2.3.1 KLH-CCP偶联讨论 | 第45页 |
2.3.2 试剂标准品的讨论 | 第45页 |
2.3.3 抗瓜氨酸环肽抗体免疫诊断试剂的讨论 | 第45页 |
2.4 小结 | 第45-46页 |
三、载脂蛋白E的表达和纯化 | 第46-53页 |
3.1 对象和方法 | 第46-50页 |
3.1.1 试剂和仪器 | 第46-47页 |
3.1.2 材料的准备 | 第47-48页 |
3.1.3 载脂蛋白E的表达和纯化 | 第48-50页 |
3.1.4 诱导时间、温度对载脂蛋白E的表达影响 | 第50页 |
3.1.5 载脂蛋白E免疫活性测定 | 第50页 |
3.2 结果 | 第50-52页 |
3.2.1 诱导时间、温度对载脂蛋白E的表达结果 | 第50-51页 |
3.2.2 载脂蛋白E免疫活性测定 | 第51-52页 |
3.3 讨论 | 第52页 |
3.4 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8-59页 |
综述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方法概述 | 第59-67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