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注释表 | 第12-14页 |
缩略词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2.1 结冰适航审定发展历史 | 第16-17页 |
1.2.2 结冰符合性验证工作进展 | 第17-19页 |
1.2.3 SLD关键技术发展现状 | 第19-20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20-22页 |
第二章 运输类飞机结冰适航审定 | 第22-39页 |
2.1 结冰适航审定工作概述 | 第22-23页 |
2.2 结冰适航审定要求 | 第23-30页 |
2.2.1 飞行性能和操纵品质审定要求 | 第23-24页 |
2.2.2 防冰系统审定要求 | 第24-26页 |
2.2.3 FAR25部与CS25部结冰审定要求差异分析 | 第26-30页 |
2.3 结冰符合性验证工作 | 第30-38页 |
2.3.1 飞行性能和操纵品质符合性验证方案 | 第30-34页 |
2.3.2 防冰系统符合性验证方案 | 第34-38页 |
2.4 本章总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过冷大水滴结冰条件研究 | 第39-51页 |
3.1 FAR25部附录O结冰包线 | 第39-41页 |
3.2 FAR25部附录O结冰条件分析 | 第41-43页 |
3.3 探测FAR25部附录O结冰条件的方法 | 第43-45页 |
3.3.1 视觉线索 | 第43页 |
3.3.2 空气动力学性能监视器 | 第43-44页 |
3.3.3 结冰探测系统 | 第44-45页 |
3.4 探测FAR25部附录O结冰条件试飞设备 | 第45-46页 |
3.5 SLD符合性方法工程工具评估 | 第46-50页 |
3.5.1 非结冰防护区符合性验证工具评估 | 第47页 |
3.5.2 结冰防护区符合性验证工具评估 | 第47-48页 |
3.5.3 结冰探测法符合性验证工具评估 | 第48-49页 |
3.5.4 大气数据传感器符合性验证工具评估 | 第49-50页 |
3.5.5 总结 | 第50页 |
3.6 本章总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SLD结冰风洞试验相似性研究 | 第51-68页 |
4.1 结冰相似方法分类 | 第51-52页 |
4.2 结冰相似理论分析 | 第52-62页 |
4.2.1 几何相似 | 第52页 |
4.2.2 绕流流场相似 | 第52-53页 |
4.2.3 水滴运动和撞击相似 | 第53-56页 |
4.2.4 大水滴动力学相似 | 第56-57页 |
4.2.5 撞击水质量相似 | 第57-58页 |
4.2.6 热力学特性相似 | 第58-62页 |
4.3 试验参数选取方法 | 第62-67页 |
4.3.1 常用缩比准则的参数选取 | 第62-64页 |
4.3.2 建立SLD缩比准则 | 第64-67页 |
4.4 本章总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SLD结冰风洞试验相似性数值计算 | 第68-82页 |
5.1 结冰数值仿真概述 | 第68页 |
5.2 结冰数值计算方法 | 第68-73页 |
5.2.1 结冰仿真模型网格 | 第69页 |
5.2.2 结冰仿真软件误差评估 | 第69-73页 |
5.3 结冰缩比结果分析 | 第73-81页 |
5.3.1 典型SLD结冰条件缩比结果分析 | 第73-79页 |
5.3.2 水滴参数对结冰相似性影响 | 第79-80页 |
5.3.3 温度对结冰相似性的影响 | 第80-81页 |
5.4 本章总结 | 第81-8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2-84页 |
6.1 总结 | 第82-83页 |
6.2 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