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 1.2 国内外燃气调压领域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2.1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0-11页 |
| 1.2.2 国内研究情况 | 第11-12页 |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 1.4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12-14页 |
| 第2章 调压装置工作原理及应用问题 | 第14-19页 |
| 2.1 工作原理 | 第14-16页 |
| 2.1.1 调压站/箱种类 | 第14页 |
| 2.1.2 调压器分类及原理 | 第14-16页 |
| 2.2 常见工艺流程 | 第16-17页 |
| 2.3 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第17-18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 第3章 智能化改进研究 | 第19-36页 |
| 3.1 调压支路流量不均匀理论分析 | 第19-22页 |
| 3.1.1 理论计算 | 第19-20页 |
| 3.1.2 影响因素 | 第20-22页 |
| 3.2 ASPEN软件介绍 | 第22页 |
| 3.3 上游波动情况模拟计算 | 第22-30页 |
| 3.4 上游波动情况模拟分析 | 第30-32页 |
| 3.5 智能调压发展现状 | 第32-34页 |
| 3.5.1 长输管线输气站调压方案情况 | 第32-34页 |
| 3.5.2 城镇天然气输配管网调压系统中的应用情况 | 第34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 第4章 智能化改进方法分析比较 | 第36-60页 |
| 4.1 流量调节阀产品及应用 | 第36-53页 |
| 4.1.1 调节原理 | 第36页 |
| 4.1.2 流量调节阀的特征 | 第36-39页 |
| 4.1.3 类型及选择 | 第39-41页 |
| 4.1.4 主流产品 | 第41-43页 |
| 4.1.5 流量调节阀流场适应性分析 | 第43-50页 |
| 4.1.6 实施方案 | 第50-52页 |
| 4.1.7 应用案例 | 第52-53页 |
| 4.2 气动压力遥调装置应用 | 第53-57页 |
| 4.2.1 调节原理 | 第53-54页 |
| 4.2.2 主流产品 | 第54-55页 |
| 4.2.3 实施方案 | 第55-56页 |
| 4.2.4 应用案例 | 第56-57页 |
| 4.3 综合比较分析 | 第57-59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5章 智能化改进实践 | 第60-72页 |
| 5.1 工艺系统 | 第60页 |
| 5.2 远程调控系统 | 第60-66页 |
| 5.2.1 主要构架 | 第60-61页 |
| 5.2.2 控制方案 | 第61-66页 |
| 5.3 调控模式 | 第66-70页 |
| 5.3.1 压力/流量控制模式 | 第66-67页 |
| 5.3.2 远程压力/流量控制方式 | 第67-70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3页 |
| 6.1 结论 | 第72页 |
| 6.2 展望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