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理论论文--绘画评论、欣赏论文

游心翰墨—张伯驹书画鉴藏研究

中文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前言第10-12页
    第一节 选题缘起第10页
    第二节 研究现状第10-11页
    第三节 研究范围和方法第11-12页
第一章 家族与艺术传统第12-23页
    第一节 张伯驹的家世第12-15页
        一、诚心正意的醇儒家学——文化品格的养成第12-14页
        二、亦官亦商的丰厚家业——书画收藏的资金保障第14-15页
    第二节 张伯驹的生平第15-23页
        一、醉心传统——书画、诗词、戏曲交映生辉第16-20页
        二、嘤鸣友声——张伯驹的交游第20-23页
第二章 古代与现代的碰撞——收藏面对的历史机遇第23-28页
    第一节 恰逢其时的历史机遇——清内府文物的散佚第23-24页
    第二节 新时代展览方式对鉴藏的新要求第24-28页
        一、古物陈列所——鉴藏新形势第24-25页
        二、故宫博物院——个人鉴藏能力的提升第25-26页
        三、书画展览会——收藏途径的多元化第26-28页
第三章 游心翰墨——鉴藏观念与方法第28-40页
    第一节 张伯驹的鉴藏观念第28-31页
        一、厚古薄今的收藏取向第28-29页
        二、收藏中的家国情怀第29-30页
        三、新时代下鉴藏观念的变化——收藏为社会服务第30-31页
    第二节 张伯驹的鉴藏方法第31-40页
        一、对笔墨风格的直观把握第31-34页
        二、题跋与文献著录的运用第34-36页
        三、印章与装潢的考辨第36-37页
        四、文化史与社会史的结合第37-40页
第四章 固守与开拓——书画鉴定的进步与局限第40-50页
    第一节 张伯驹书画鉴定的进步第40-45页
        一、对考古成果的利用第40-41页
        二、对鉴定依据的综合运用第41-43页
        三、从私人收藏家到公共收藏管理者第43-45页
    第二节 张伯驹书画鉴定的局限——书画鉴定并未作为一项专门研究第45-50页
        一、书画鉴定学科独立性的缺失第46-47页
        二、寓于审美欣赏中的书画鉴定第47-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附表第54-55页
附录第55-62页
    附录一: 《丛碧书画录》目录第55-60页
    附录二: 张伯驹书画捐献目录第60-62页
图录第62-77页
致谢第77-78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RNA干扰Apollon基因联合中药知母皂苷A-Ⅲ对K562/ADM细胞多药耐药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
下一篇:Maspin基因通过AKT通路对宫颈癌微淋巴管的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