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博弈中的持续攻击保护策略模型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7-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3 安全博弈的新兴方向与挑战 | 第11-13页 |
1.3.1 恐怖分子的持续攻击问题 | 第11-13页 |
1.3.2 反恐博弈中的人群疏散问题 | 第13页 |
1.4 本文研究工作 | 第13-14页 |
1.5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2 相关技术 | 第15-23页 |
2.1 安全博弈模型 | 第15-18页 |
2.2 混合策略的紧凑表示方式 | 第18-19页 |
2.3 与时间相关的安全博弈模型 | 第19-22页 |
2.3.1 时间与策略的相关性 | 第19-21页 |
2.3.2 时间与收益的相关性 | 第21-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反恐博弈中的持续攻击防御策略与模型 | 第23-41页 |
3.1 反恐博弈中的持续攻击特点 | 第23-24页 |
3.2 反恐博弈中的持续攻击建模及算法 | 第24-36页 |
3.2.1 反恐博弈中的持续攻击模型 | 第25-29页 |
3.2.2 CPMP | 第29-32页 |
3.2.3 启发式算法 | 第32-36页 |
3.3 实验评估 | 第36-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4 反恐博弈中的人群疏散保护策略与模型 | 第41-57页 |
4.1 反恐博弈中的人群疏散问题概述 | 第41-42页 |
4.2 与时间无关的人群疏散保护策略 | 第42-47页 |
4.3 与时间相关的人群疏散保护策略 | 第47-52页 |
4.4 实验评估 | 第52-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