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衙署遗址概况 | 第10-11页 |
1.2 动物考古学与微痕考古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3 衙署遗址与相关动物考古研究成果 | 第12-14页 |
1.3.1 衙署遗址动物遗存研究成果 | 第12-13页 |
1.3.2 城市遗址中的动物遗存研究 | 第13-14页 |
1.4 本文研究方法与意义 | 第14-16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2 骨骼的观察与分析鉴定 | 第16-49页 |
2.1 骨骼埋藏情况与提取 | 第16页 |
2.2 骨骼鉴定与分析 | 第16-49页 |
2.2.1 家马(Equus caballus) | 第16-23页 |
2.2.2 家牛(Bubalus bubalus) | 第23-31页 |
2.2.3 家山羊(Capra hircus) | 第31-37页 |
2.2.4 家猪(Sus scrofa) | 第37-43页 |
2.2.5 家狗(Canis lupus familiaris) | 第43-49页 |
3 骨骼表面痕迹鉴定 | 第49-59页 |
3.1 骨骼表面痕迹鉴定方法 | 第50-51页 |
3.2 骨骼表面痕迹鉴定与分析 | 第51-59页 |
3.2.1 剔划痕 | 第51-53页 |
3.2.2 砍斫痕 | 第53-56页 |
3.2.3 动物啃咬痕 | 第56-57页 |
3.2.4 其他痕迹 | 第57-59页 |
4 衙署遗址动物遗存相关问题探讨 | 第59-67页 |
4.1 数量对比分析与肉食贡献率 | 第59-61页 |
4.2 家猪屠宰年龄与来源探讨 | 第61-63页 |
4.3 民族性特点与偏好 | 第63-67页 |
5 结语与展望 | 第67-69页 |
5.1 结语 | 第67-68页 |
5.2 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附录A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74-75页 |
附录B 哺乳动物不同类型的臼齿结构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