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焊接、金属切割及金属粘接论文--加压焊论文

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微观组织演化数值模拟与力学性能计算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主要符号表第17-18页
1 绪论第18-30页
    1.1 研究背景第18-19页
    1.2 搅拌摩擦焊接研究进展第19-22页
        1.2.1 搅拌摩擦焊接头微观组织第19-21页
        1.2.2 搅拌摩擦焊接热力耦合模型研究第21-22页
    1.3 铝合金析出相特性第22-28页
        1.3.1 铝合金析出沉淀及溶质集群第22-26页
        1.3.2 铝合金加工硬化物理本质第26-28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8-30页
2 搅拌摩擦焊接材料流动以及晶粒生长预测第30-53页
    2.1 模型描述第30-36页
        2.1.1 本构方程第30-31页
        2.1.2 热传导方程第31-33页
        2.1.3 有限元模型及焊接工况第33-36页
    2.2 温度测试试验与模型验证第36-38页
    2.3 材料流动形式第38-46页
    2.4 晶粒预测第46-52页
    2.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3 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演化第53-76页
    3.1 微观组织模型第53-61页
        3.1.1 生长速率第54-55页
        3.1.2 形核率第55-56页
        3.1.3 连续性方程第56-57页
        3.1.4 离散方程第57-59页
        3.1.5 模型边界条件及补充第59-61页
    3.2 微观组织模型等温和非等温应用第61-67页
        3.2.1 等温人工时效第61-63页
        3.2.2 非等温过程第63-67页
    3.3 搅拌摩擦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演化第67-75页
        3.3.1 焊接构件母材组织模型定义第67-69页
        3.3.2 焊接接头微观组织演变第69-75页
    3.4 本章小结第75-76页
4 搅拌摩擦焊接接头力学性能预测第76-100页
    4.1 力学性能模型与实验验证第76-83页
        4.1.1 初始屈服强度第76-78页
        4.1.2 自然时效模型第78-79页
        4.1.3 6082屈服强度模型及验证第79-82页
        4.1.4 6061铝合金焊接试验及强度验证第82-83页
    4.2 形变硬化模型第83-88页
        4.2.1 铝合金形变硬化行为第83-84页
        4.2.2 位错存储第84-85页
        4.2.3 动态回复率第85-88页
        4.2.4 广义KME模型第88页
    4.3 强度与形变硬化模型在搅拌摩擦焊接的应用第88-99页
        4.3.1 等温热处理过程第89-91页
        4.3.2 搅拌摩擦焊接接头强度预测第91-99页
    4.4 本章小结第99-100页
5 搅拌摩擦焊接焊后时效与合金成分影响分析第100-121页
    5.1 焊后人工时效第100-115页
        5.1.1 140℃人工时效第100-104页
        5.1.2 160℃人工时效第104-107页
        5.1.3 180℃人工时效第107-111页
        5.1.4 200℃人工时效第111-115页
    5.2 铝合金固溶元素成分影响第115-119页
    5.3 本章小结第119-121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21-124页
    6.1 结论第121-122页
    6.2 创新点摘要第122-123页
    6.3 展望第123-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3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第135-136页
致谢第136-137页
作者简介第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原位Cu-Ti(Zr)-B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增材减材制造钛合金材料性能完整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