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导论 | 第8-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三、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五、论文框架 | 第13-14页 |
第一章 中泰两国的佛教传承及现状 | 第14-33页 |
第一节 中国佛教的发展 | 第14-21页 |
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 第14-19页 |
二、佛教与中国社会的关系 | 第19-20页 |
三、中国政府的佛教政策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泰国佛教的发展 | 第21-24页 |
一、佛教在泰国的发展历程 | 第21-22页 |
二、佛教与泰国社会的关系 | 第22-23页 |
三、泰国政府的佛教政策 | 第23-24页 |
第三节 中泰两国佛教交流的现状 | 第24-33页 |
一、两国佛教高层频繁参加佛教会议,增加佛教文化交流 | 第24-29页 |
二、深化中泰佛教交流、促进两国佛教文化稳固发展 | 第29-33页 |
第二章 泰国与云南的佛教文化交流历史 | 第33-40页 |
第一节 古代滇泰佛教文化交流情况 | 第33-36页 |
一、从隋唐“南传上座部佛教”到“傣族佛教”的发展壮大 | 第33页 |
二、华人移居泰国,促进滇泰佛教文化交流合作 | 第33-34页 |
三、滇泰佛教文化互相影响,增进佛教文化的发展 | 第34-36页 |
第二节 近代滇泰佛教文化交流情况 | 第36-40页 |
一、滇泰佛教文化交流迈进新高度,加强了中泰佛教文化交流 | 第36-37页 |
二、滇泰佛教外交为中泰两国建交作出了积极贡献 | 第37-38页 |
三、加强滇泰佛教人才培养、举办佛教会议及修建“兄弟”寺庙 | 第38-40页 |
第三章 泰国与云南佛教文化交流现状及影响 | 第40-60页 |
第一节 云南积极展开与泰国的佛教学术交流合作 | 第40-48页 |
一、加强与泰国佛教学院的文化教学合作 | 第40-42页 |
二、发展傣族僧侣、修建佛寺、实现佛教文化相融相通 | 第42-44页 |
三、滇泰展开佛教论坛、充分发挥云南佛学院的作用 | 第44-48页 |
第二节 泰国佛教界人士到访云南展开佛教文化交流合作 | 第48-57页 |
一、泰国多次向云南寺院赠送“佛像”增进佛教文化相融 | 第49-50页 |
二、国王及皇室成员对西双版纳地区的寺院布施,发挥皇室外交功能 | 第50-54页 |
三、泰国僧王到访云南寺院,促进佛教文化交流合作 | 第54-57页 |
第三节 影响滇泰佛教文化交流的因素及展望 | 第57-60页 |
一、中国政府的管控影响泰国比丘在云南地区弘扬其佛教 | 第57页 |
二、语言障碍成为泰国和云南佛教文化交流影响因素 | 第57-58页 |
三、增进云南和泰国的佛教文化及各领城的发展 | 第58-59页 |
四、对滇泰佛教文化交流合作的展望 | 第59-60页 |
第四章 泰国和云南佛教文化交流的动因、特点 | 第60-67页 |
第一节 泰国与云南佛教文化交流的动因 | 第60-61页 |
一、进一步加强滇泰佛教文化发展 | 第60-61页 |
二、滇泰使用佛教文化交流带动发展外交关系 | 第61页 |
第二节 泰国与云南佛教文化交流的特点 | 第61-64页 |
一、滇泰佛教都带有明显的民族色彩 | 第61-62页 |
二、滇泰佛教文化交流频繁 | 第62页 |
三、佛教会议内容多元化、形式多样化 | 第62-63页 |
四、滇泰佛教文化的传统内容《皇室和民族》 | 第63-64页 |
第三节 对云南和泰国佛教文化交流的展望 | 第64-67页 |
一、滇泰佛教文化交流的关系越来越频繁 | 第64-65页 |
二、滇泰双边政府对佛教文化交流 | 第65页 |
三、使用佛教发展滇泰的外交关系 | 第65-66页 |
四、佛教是对滇泰佛教文化交流越来越重视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