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3页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第13-18页 |
2.1 工区概况简介 | 第13-14页 |
2.2 目标区构造特征 | 第14-15页 |
2.3 目标区地层特征 | 第15页 |
2.4 目的层段岩相岩性特征 | 第15-16页 |
2.5 目标区油藏特征 | 第16-18页 |
第三章 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与砂砾岩体正演模拟研究 | 第18-32页 |
3.1 实际地震资料品质分析 | 第18页 |
3.2 砂砾岩特征扇体地震反射特征分析 | 第18-20页 |
3.3 合成地震记录精细标定 | 第20-23页 |
3.4 地质层位精细解释 | 第23-24页 |
3.5 陡坡带砂砾岩扇体正演模拟研究 | 第24-32页 |
3.5.1 砂砾岩扇体模型建立流程 | 第24-25页 |
3.5.2 目标区砂砾岩扇体模型的建立与正演 | 第25-29页 |
3.5.3 实际地震剖面反射特征与正演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第29-32页 |
第四章 利用地震属性分析描述砂砾岩扇体形态 | 第32-41页 |
4.1 地震属性的概述与提取 | 第32-35页 |
4.1.1 地震属性概述 | 第32页 |
4.1.2 地震属性提取中时窗的选取 | 第32-33页 |
4.1.3 常用地震属性分类 | 第33-35页 |
4.2 地震属性的提取与结果分析 | 第35-41页 |
4.2.1 剖面属性的提取与结果分析 | 第35-37页 |
4.2.2 沿层属性的提取与结果分析 | 第37-41页 |
第五章 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 | 第41-46页 |
5.1 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的基本原理 | 第41页 |
5.2 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基本流程 | 第41-44页 |
5.3 反演结果分析 | 第44页 |
5.4 反演数据体沿层属性提取与分析 | 第44-46页 |
第六章 利用三维体显示技术描述及刻画目标区砂砾岩特征体 | 第46-64页 |
6.1 三维可视化技术发展现状 | 第46-47页 |
6.2 地震数据的可视化原理 | 第47页 |
6.3 地震数据体可视化方法研究 | 第47-55页 |
6.3.1 程序编程环境简介 | 第47-48页 |
6.3.2 地震数据的两种绘制显示方式 | 第48-50页 |
6.3.3 地震数据体三维绘制 | 第50-53页 |
6.3.4 三维体显示程序框架结构设计 | 第53-55页 |
6.4 三维体显示技术在刻画及描述目标区特征砂砾岩扇体中的应用 | 第55-64页 |
6.4.1 程序设计界面及体显示可行性验证 | 第55-57页 |
6.4.2 多种显示方式共同描述目标区砂砾岩扇体沉积特征 | 第57-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