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农业科技服务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3 研究综述 | 第15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农业科技服务概述 | 第18-25页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8-21页 |
2.1.1 农业 | 第18-19页 |
2.1.2 服务 | 第19-20页 |
2.1.3 科技服务 | 第20-21页 |
2.1.4 农业科技服务 | 第21页 |
2.2 农业科技服务的要素分析 | 第21-25页 |
2.2.1 农业科技服务主体 | 第21-22页 |
2.2.2 农业科技服务模式 | 第22-23页 |
2.2.3 农业科技服务的资金 | 第23页 |
2.2.4 农业科技服务的成效 | 第23-25页 |
第三章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农业科技服务现状 | 第25-36页 |
3.1 靖州县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 第25-30页 |
3.1.1 靖州县经济发展现状 | 第25-26页 |
3.1.2 靖州县农业发展现状 | 第26-30页 |
3.2 靖州县农业科技服务现状 | 第30-36页 |
3.2.1 靖州县农业科技服务主体现状 | 第30-32页 |
3.2.2 靖州县农业科技服务模式现状 | 第32-33页 |
3.2.3 靖州县农业科技服务资金现状 | 第33-34页 |
3.2.4 靖州县农业科技服务成效现状 | 第34-36页 |
第四章 靖州县农业科技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6-42页 |
4.1 靖州县农业科技服务存在问题分析 | 第36-39页 |
4.1.1 农业科技服务行政性过强 | 第36-37页 |
4.1.2 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发展不均衡 | 第37页 |
4.1.3 农业科技服务人才队伍结构老化 | 第37页 |
4.1.4 农业科技服务经费不足 | 第37-39页 |
4.2 靖州县农业科技服务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9-42页 |
4.2.1 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建设不完善 | 第39页 |
4.2.2 农业科技服务主体能力差异较大 | 第39-40页 |
4.2.3 农业科技服务人才引进制度不完善 | 第40-41页 |
4.2.4 农民和农业企业科技意识有待提高 | 第41-42页 |
第五章 靖州县农业科技服务发展的对策分析 | 第42-50页 |
5.1 明确政策制定者宏观调控职能 | 第42-45页 |
5.1.1 完善农业科技服务政策 | 第42-43页 |
5.1.2 完善人才引进与培养制度 | 第43页 |
5.1.3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第43-44页 |
5.1.4 完善农业信息化网络建设 | 第44页 |
5.1.5 加强农业科技服务资金管理 | 第44-45页 |
5.2 提高科技研发者专业指导能力 | 第45-47页 |
5.2.1 了解农民及企业的科技需求 | 第45页 |
5.2.2 提高当地自主科研能力 | 第45-46页 |
5.2.3 建立科研院校合作平台 | 第46页 |
5.2.4 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 第46-47页 |
5.3 发挥科技传递者桥梁纽带作用 | 第47-48页 |
5.3.1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 第47页 |
5.3.2 利用科研院校科技和人才优势 | 第47-48页 |
5.3.3 发挥农业企业市场活力 | 第48页 |
5.3.4 农业专业化组织补充发展 | 第48页 |
5.4 积极培育新型科技接受者 | 第48-50页 |
5.4.1 提高科技意识 | 第48-49页 |
5.4.2 提高参与积极性 | 第49页 |
5.4.3 培养新型农民 | 第49-5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0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作者简介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