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一、引言 | 第8-17页 |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 1.选题背景 | 第8-9页 |
| 2.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二)文献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 1.我国古代对领导能力的相关论述 | 第11-12页 |
| 2.国内理论界关于领导能力的相关概述 | 第12-14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四)本文研究的难点及创新点 | 第15-17页 |
| 二、新时代乡镇领导干部领导能力概述 | 第17-26页 |
| (一)新时代的内涵与特征 | 第17-20页 |
| 1.新时代的基本内涵 | 第17-18页 |
| 2.新时代的基本特征 | 第18-20页 |
| (二)本文对乡镇领导干部的界定 | 第20-21页 |
| (三)几代领导人对领导能力的相关论述 | 第21-26页 |
| 1.毛泽东关于领导能力的相关论述 | 第21-22页 |
| 2.邓小平关于领导能力的相关论述 | 第22-23页 |
| 3.江泽民关于领导能力的相关论述 | 第23-24页 |
| 4.胡锦涛关于领导能力的相关论述 | 第24-25页 |
| 5.习近平关于领导能力的相关论述 | 第25-26页 |
| 三、我国乡镇领导干部领导能力的基本现状 | 第26-33页 |
| (一)我国乡镇领导干部领导能力取得的成效 | 第26-30页 |
| 1.亲和力日益凸显 | 第26-28页 |
| 2.维稳能力成效显著 | 第28页 |
| 3.科学决策能力有所提升 | 第28-29页 |
| 4.舆论引导能力日渐增强 | 第29-30页 |
| (二)我国乡镇领导干部领导能力存在的问题 | 第30-33页 |
| 1.解决问题能力欠佳 | 第30-31页 |
| 2.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不足 | 第31页 |
| 3.统筹兼顾能力缺乏 | 第31-32页 |
| 4.战略思维能力短缺 | 第32-33页 |
| 四、新时代对乡镇领导干部领导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44页 |
| (一)新时代对乡镇领导干部领导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 第33-36页 |
| 1.培养全局观念,提升积极主动的组织能力 | 第33-34页 |
| 2.培养多维意识,增强灵活全面的沟通能力 | 第34页 |
| 3.培养问题意识,完善理性精准的决策能力 | 第34-35页 |
| 4.培养法治观念,把握柔性合理的执行能力 | 第35-36页 |
| (二)新时代乡镇领导干部领导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 | 第36-44页 |
| 1.自身因素 | 第36-39页 |
| 2.体制因素 | 第39-41页 |
| 3.社会因素 | 第41-44页 |
| 五、新时代提升乡镇领导干部领导能力的途径 | 第44-50页 |
| (一)严守干部选拔与职能培训“两关口” | 第44-45页 |
| 1.严把乡镇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升口关” | 第44-45页 |
| 2.优化乡镇领导干部岗位职能的“培训关” | 第45页 |
| (二)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两手抓” | 第45-47页 |
| 1.加强乡镇领导干部政治理论学习的强度 | 第45-46页 |
| 2.加大乡镇领导干部实践锻炼的力度 | 第46-47页 |
| (三)维持社会监督与党内监督“两平衡” | 第47-48页 |
| 1.给予社会更多的监督主动权 | 第47-48页 |
| 2.加大对乡镇领导干部的巡察力度 | 第48页 |
| (四)保证绩效考核与干部问责“两不误” | 第48-50页 |
| 1.完善乡镇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体系 | 第48-49页 |
| 2.加大对乡镇领导干部的问责力度 | 第49-50页 |
| 结语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附录 新时代乡镇领导干部领导能力问题研究调查问卷 | 第53-57页 |
| 后记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