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泰电气”财务舞弊案例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2.1 关于财务舞弊动因的研究 | 第13-15页 |
1.2.2 关于财务舞弊方式的研究 | 第15-16页 |
1.2.3 研究评述 | 第16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案例介绍 | 第19-34页 |
2.1 “欣泰电气”的行业背景与基本状况 | 第19-23页 |
2.1.1 “欣泰电气”的行业背景 | 第19-20页 |
2.1.2 “欣泰电气”的基本状况 | 第20-23页 |
2.2 “欣泰电气”财务舞弊的过程 | 第23-29页 |
2.2.1 IPO造假 | 第23-25页 |
2.2.2 年报造假 | 第25-29页 |
2.3 “欣泰电气”财务舞弊的后果 | 第29-33页 |
2.3.1 “欣泰电气”接受行政处罚并强制退市 | 第29-30页 |
2.3.2 所涉中介机构受到的处罚 | 第30-31页 |
2.3.3 “欣泰电气”对监管部门的上诉 | 第31-32页 |
2.3.4 “欣泰电气”面临股民和券商巨额索赔 | 第32-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第34-53页 |
3.1 “欣泰电气”财务舞弊的表现分析 | 第34-40页 |
3.1.1 净资产收益率异常分析 | 第34-35页 |
3.1.2 销售毛利率异常分析 | 第35-37页 |
3.1.3 应收账款异常分析 | 第37-39页 |
3.1.4 其他应收款异常分析 | 第39-40页 |
3.2 “欣泰电气”财务舞弊的原因分析 | 第40-49页 |
3.2.1 多方利益的驱使 | 第40-44页 |
3.2.2 内部控制形同虚设 | 第44-45页 |
3.2.3 .产品市场的竞争 | 第45-46页 |
3.2.4 资本市场监管不严 | 第46-48页 |
3.2.5 地方政府的助推 | 第48页 |
3.2.6 财务舞弊不被暴露的侥幸心理 | 第48-49页 |
3.3 “欣泰电气”财务舞弊的影响分析 | 第49-52页 |
3.3.1 对投资者利益的损害 | 第49-50页 |
3.3.2 对公司发展的严重影响 | 第50页 |
3.3.3 对中介机构独立性的质疑 | 第50-51页 |
3.3.4 对政府部门声誉的负面影响 | 第51-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案例启示 | 第53-60页 |
4.1 加强公司的自身建设 | 第53-54页 |
4.1.1 改善内部控制环境 | 第53-54页 |
4.1.2 优化公司股权结构 | 第54页 |
4.1.3 提升职工的职业素养 | 第54页 |
4.2 规范中介机构管理 | 第54-56页 |
4.2.1 强化中介机构的诚信监督 | 第54-55页 |
4.2.2 改变中介机构的聘用制度 | 第55-56页 |
4.2.3 完善IPO保荐制度 | 第56页 |
4.3 改进政府部门的监管 | 第56-58页 |
4.3.1 加大现场检查力度 | 第56-57页 |
4.3.2 严格违规行为的行政处罚 | 第57-58页 |
4.4 完善中小投资者的保护机制 | 第58-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件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