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汉代文人心态与“七”体创作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绪论第10-15页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第10页
    二、研究综述第10-13页
    三、研究重点与难点第13页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3-15页
第一章 文人心态视角下“七”体的起源与发展第15-28页
    第一节 文人心态与“七”体的起源第15-23页
        一、谲谏意识与“七”体的萌芽第15-18页
        二、夸诞铺排文风与“七”体的起源第18-21页
        三、模拟意识对“七”体起源的影响第21-23页
    第二节 汉代文人心态与“七”体的发展第23-28页
第二章 文人心态与“七”体创作第28-41页
    第一节 “七”体作品中的模拟讽谏心态第28-33页
    第二节 “七”体作品中的游戏世俗心态第33-37页
    第三节 “七”体作品中的游仙隐逸心态第37-41页
第三章 文人心态与“七”体作品的审美意识第41-53页
    第一节 尚大博物的审美意识第41-45页
        一、“七”体气势上追求宏大第41-44页
        二、“七”体语言形式上追求重组堆砌第44-45页
    第二节 细腻刻画的审美意识第45-48页
        一、“七”体艺术手法上追求细腻刻画第46-47页
        二、“七”体表现形式上追求形象生动第47-48页
    第三节 自然本真的审美意识第48-53页
        一、“七”体意象上追求自然山水第48-50页
        二、“七”体内容上重抒写现实生活第50-53页
第四章 文人心态与“七”体的范式意义第53-61页
    第一节 文人心态对“七”体范式的影响第53-56页
    第二节 文人心态影响下“七”体范式的发展演变第56-59页
    第三节 文人心态影响下“七”体范式的历史意义第59-61页
结语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附录一:汉代“七”体作品一览表第65-67页
附录二:汉代“七”体作品七事变化表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陈映真小说的中国情结
下一篇:苏童小说人物的精神世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