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3页 |
1.1 前言 | 第12-13页 |
1.2 均相与多相不对称催化体系 | 第13-14页 |
1.3 手性修饰多相不对称催化体系 | 第14-17页 |
1.3.1 α,β-酮酸酯的不对称氢化反应 | 第15-16页 |
1.3.2 简单芳基烷基酮的不对称氢化反应 | 第16-17页 |
1.4 碳纳米管 | 第17-21页 |
1.4.1 纳米颗粒在碳纳米管外表面的分散 | 第18页 |
1.4.2 纳米颗粒在碳纳米管内表面的分散 | 第18-19页 |
1.4.3 碳纳米管的限制效应 | 第19-21页 |
1.5 缺陷对催化反应活性的影响 | 第21-22页 |
1.6 碳纳米管的功能化 | 第22-23页 |
1.7 本论文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23-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33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3-39页 |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33-34页 |
2.2 表征技术 | 第34-36页 |
2.2.1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34页 |
2.2.2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第34-35页 |
2.2.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35页 |
2.2.4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 | 第35页 |
2.2.5 比表面积测试(BET) | 第35页 |
2.2.6 动态化学吸附(H_2 Pulse Chemisorption) | 第35-36页 |
2.2.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 | 第36页 |
2.3 催化剂性能测试以及产物分析 | 第36-38页 |
2.3.1 催化剂性能测试 | 第36页 |
2.3.2 苯乙酮催化氢化实验 | 第36-37页 |
2.3.3 产物分析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第三章 碳纳米管负载手性修饰钌纳米粒子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和性能 | 第39-61页 |
3.1 引言 | 第39-4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0-41页 |
3.2.1 碳纳米管的预处理 | 第40页 |
3.2.2 Ru/CNTs催化剂的制备 | 第40页 |
3.2.3 Ru@CNTs催化剂的制备 | 第40-41页 |
3.2.4 催化剂性能测试 | 第4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1-56页 |
3.3.1 材料表征 | 第41-51页 |
3.3.2 不同负载量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对比 | 第51-53页 |
3.3.3 条件优化 | 第53-56页 |
3.4 (1S,2S)-DPEN-Ru@CNTs-R-BINAP催化体系 | 第56-57页 |
3.5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第四章 (1S,2S)-DPEN修饰的碳纳米管负载钌纳米金属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和性能 | 第61-72页 |
4.1 引言 | 第61-62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2-63页 |
4.2.1 碳纳米管的预处理 | 第62页 |
4.2.2 手性配体(1S,2S)-DPEN修饰碳纳米管 | 第62页 |
4.2.3 TPP稳定钌金属纳米粒子 | 第62-63页 |
4.2.4 苯乙酮的氢化反应 | 第6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3-67页 |
4.3.1 材料表征 | 第63-65页 |
4.3.2 催化性能测试 | 第65-67页 |
4.4 L-Proline-Ru/CNTs-TPP催化体系 | 第67-68页 |
4.5 L-Proline-Ru/CNTs-CD催化体系 | 第68页 |
4.6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72-74页 |
附录 | 第74-75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