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公共建筑论文--图书馆、档案馆论文

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设计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绪论第9-30页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第9-16页
    1.2 研究对象界定第16-17页
    1.3 文献综述第17-27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7-28页
    1.5 研究方法第28-29页
    1.6 研究框架第29-30页
2.学习共享空间(LC)理论研究第30-49页
    2.1 发展渊源第30-33页
    2.2 发展历程第33-36页
    2.3 学习共享空间(LC)的功能构成第36-37页
    2.4 教学方式的变革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第37-41页
    2.5 学习共享空间(LC)与传统图书馆空间对比第41-43页
    2.6 学习共享空间(LC)空间节奏框架第43-48页
    2.7 本章小结第48-49页
3.国外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LC)案例研究第49-77页
    3.1 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亨特图书馆第49-57页
    3.2 美国伟谷州立大学玛丽·伊迪玛·皮尤图书馆学习和信息共享空间第57-65页
    3.3 加拿大皇家山大学里德尔图书馆和学习中心第65-76页
    3.4 本章小结第76-77页
4.武汉市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LC)使用现状研究第77-123页
    4.1 样本选取与研究内容第77-79页
    4.2 空间使用情况概述——座位扫描与访谈第79-103页
    4.3 学习共享空间(LC)空间节奏框架分析第103-120页
    4.4 本章小结第120-123页
5.学习共享空间(LC)策略研究第123-136页
    5.1 学习共享空间(LC)空间节奏框架下各象限空间模式第123-125页
    5.2 部分LC设计工具箱第125-135页
    5.3 本章小结第135-136页
6.总结与展望第136-144页
    6.1 全文总结第136-141页
    6.2 论文拟定研究创新点与难点第141-142页
    6.3 课题展望第142-144页
致谢第144-145页
参考文献第145-150页
图片来源第150-152页
附录1:“985”高校图书馆现状汇总第152-153页
附录2:座位扫描记录表格第153-154页
附录3:读者与馆员访谈表第154-1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56页

论文共1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武汉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评价研究--以青山区为例
下一篇:商业街区垂直转换节点空间设计研究--基于行为活动以武汉光谷步行街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