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各种类型园林论文

造园无式,妙于因势——寄畅园的山林地营造手法之研究

致谢第1-5页
序言第5-6页
摘要第6页
Abstract第6-8页
插图和附表清单第8-11页
目次第11-13页
1 引言第13-16页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第13页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3-14页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第14-16页
2 "造园无式,妙于因势"第16-21页
   ·"山林地"的涵义界定第16-17页
   ·"山林地"的造园效果与优势第17-19页
   ·从山林地看"因势造园"第19-21页
3 寄畅园的山林地营造手法剖析第21-34页
   ·园林的择址——相地因借第21-25页
     ·园林的地理位置第21-23页
     ·景观资源的特征第23-25页
   ·园林的营造一—因借体宜第25-34页
     ·园外地势的衔接第25-27页
     ·园内地貌的连续性第27-30页
       ·"本土化"问题第27-28页
       ·地貌特征的强化第28-29页
       ·"泉"、"石"之争第29-30页
     ·区域景物特征的提取第30-34页
       ·"墙外有山"第31页
       ·"屋外有山"第31-32页
       ·"山外有山"第32-34页
4 寄畅园与谐趣园第34-38页
   ·类比意义第34页
   ·现存谐趣园之构架第34-36页
   ·关于评判标准第36-38页
5 山林地营造手法的实质第38-48页
   ·折叠效应第38-39页
   ·区域空间的匹配第39-42页
     ·"惠山"、"锡山",孰借?第39-41页
     ·大尺度空间的借与引第41-42页
   ·观念模型第42-48页
     ·"2.5D曲面拟合"第42-45页
     ·"地块折叠"第45-46页
     ·相对的"平地"第46-48页
6 "山林地造园观"与现代规划设计第48-57页
   ·再谈"因势"第48-49页
   ·从"规划设计"到"使用"第49-51页
     ·"城市立面"的意义第49-50页
     ·"角度"与"尺度"第50-51页
   ·人地关系第51-54页
     ·山林地的正反角色第51-52页
     ·含糊的"竖向"第52-54页
       ·关于现状资料第52页
       ·规划层面的环控第52-54页
   ·传承与借鉴第54-57页
     ·园林"风格"之外的传承和借鉴第54-55页
     ·借鉴的新领域第55-57页
7 结语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作者简历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来西亚华文报章标题研究
下一篇:超标准风暴潮作用下的钱塘江北岸海塘安全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