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增强现实屏幕外对象可视化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本文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本文结构组织 | 第15-16页 |
第2章 移动增强现实可视化方法综述 | 第16-22页 |
·现有注册技术综述 | 第16-18页 |
·传统屏幕外对象可视化方法综述 | 第18-20页 |
·现有工作的局限性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移动增强现实系统原型设计与实现 | 第22-38页 |
·移动增强现实原型系统需求分析 | 第22-23页 |
·需求分析 | 第22页 |
·实现功能 | 第22-23页 |
·原型设计要点与难点 | 第23-24页 |
·原型概要设计 | 第24-28页 |
·原型模块设计 | 第24-25页 |
·原型模块具体说明 | 第25-26页 |
·原型硬件选择 | 第26-27页 |
·软件环境选择 | 第27-28页 |
·原型详细设计 | 第28-32页 |
·硬件架构设计 | 第28-29页 |
·软件架构设计 | 第29页 |
·传输协议与地理信息格式设计 | 第29-31页 |
·原型成品 | 第31-32页 |
·原型实现难点与重要流程 | 第32-35页 |
·原型工作流程 | 第32-33页 |
·连贯视频画面与信息切换 | 第33-35页 |
·显示过滤与摄像头参数处理 | 第35页 |
·原型关键技术 | 第35-36页 |
·硬件限制对使用的影响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屏幕外对象可视化算法 | 第38-47页 |
·算法描述 | 第38-39页 |
·传感器数据处理算法 | 第39-43页 |
·传感器数据与误差分析 | 第39-40页 |
·传感器数据精度提升算法 | 第40-42页 |
·非视觉注册算法 | 第42-43页 |
·屏幕外对象可视化方法 | 第43-46页 |
·屏幕内对象可视化方法 | 第44-45页 |
·屏幕外对象相对位置表述方法 | 第45页 |
·屏幕外对象相对距离表述方法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屏幕外对象可视化实验 | 第47-62页 |
·屏幕外对象优越性度量 | 第47-48页 |
·屏幕外对象可视化具体评价标准 | 第48页 |
·实验设计 | 第48-52页 |
·实验场地 | 第48-49页 |
·实验人员 | 第49-50页 |
·实验描述 | 第50-51页 |
·具体问卷设计 | 第51页 |
·实验过程 | 第51-52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2-57页 |
·实验数据 | 第52-54页 |
·客观任务完成时间分析 | 第54-56页 |
·主观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第56-57页 |
·实验讨论 | 第57-60页 |
·与未进行屏幕外对象可视化进行对比分析 | 第57页 |
·与传统屏幕外对象可视化进行对比分析 | 第57-58页 |
·客观任务完成时间与实验者行为讨论 | 第58-60页 |
·实验问卷结论与实验观察行为讨论 | 第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本文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 | 第62页 |
·本文主要的贡献及创新点 | 第62-63页 |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