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世界煤炭资源分布与中国的煤炭资源利用概况 | 第9-10页 |
·世界煤炭资源概况 | 第9页 |
·我国的煤炭资源利用概况 | 第9-10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实际现状分析 | 第12-13页 |
·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3-14页 |
2. 煤粉爆炸机理研究综述 | 第14-21页 |
·煤粉对爆炸的影响 | 第14-15页 |
·外界环境对煤粉爆炸的影响 | 第15-16页 |
·氧浓度对爆炸的影响 | 第15页 |
·引爆热源和环境空间状况对爆炸的影响 | 第15页 |
·混入可燃气体对爆炸的影响 | 第15-16页 |
·粉尘爆炸机理研究 | 第16页 |
·煤尘爆炸的特点 | 第16-17页 |
·描述粉尘(煤尘)爆炸的参数 | 第17-18页 |
·煤尘爆炸的必要条件 | 第18页 |
·粉尘爆炸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总结 | 第20-21页 |
3. 利用TG-FTIR确定磨煤机出口温度 | 第21-36页 |
·概述 | 第21页 |
·红外测量原理及TG-FTIR介绍 | 第21-23页 |
·红外测量原理 | 第21-22页 |
·TG-FTIR原理 | 第22-23页 |
·实验部分 | 第23-24页 |
·实验煤样 | 第23页 |
·实验仪器及实验方法 | 第23-24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4-34页 |
·N_2气氛下V_(daf)对CO开始析出温度的影响 | 第24-28页 |
·空气气氛下V_(daf)对CO开始析出温度的影响 | 第28-34页 |
·气氛对CO开始析出温度的影响 | 第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4. 磨煤机出口温度变化对磨煤机内部换热变化的计算 | 第36-51页 |
·计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 第36-41页 |
·计算项目及意义 | 第36-37页 |
·计算煤质数据 | 第37页 |
·中速磨煤机工作原理 | 第37-38页 |
·计算的背景及假设 | 第38-41页 |
·实际计算过程 | 第41-49页 |
·锅炉满负荷工况下各参数之间的关系 | 第41-46页 |
·锅炉低负荷工况下各参数之间的关系 | 第46-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5. 温州发电有限公司300MW机组中速磨煤机出口温度提高试验 | 第51-64页 |
·概述 | 第51-59页 |
·温州电厂试验机组概况 | 第51-54页 |
·试验煤质 | 第54页 |
·实验室可行性分析 | 第54-58页 |
·试验安排 | 第58-59页 |
·试验过程及表盘记录 | 第59-60页 |
·单磨试验 | 第59页 |
·多磨试验 | 第59-60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60-63页 |
·可燃气体析出情况 | 第60页 |
·排烟温度的变化 | 第60页 |
·热风温度的变化 | 第60-61页 |
·炉膛内部的变化 | 第61页 |
·提高磨煤机出口温度的经济性分析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6.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64-66页 |
·全文总结 | 第64-65页 |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附录 | 第70-73页 |
附录1 多台磨提高出口温度试验运行参数 | 第70-71页 |
附录2 磨煤机各参数的变化情况 | 第71-72页 |
附录3 燃烧器区域温度分布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