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技术方法论文

改性高分子吸附剂的吸附性能研究及应用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5页
第1章 绪论第15-26页
   ·引言第15-18页
     ·蛋白质分离纯化、回收利用及废水研究现状第16-17页
     ·含酚废水处理现状第17-18页
   ·吸附分离过程第18-20页
     ·吸附第18页
     ·吸附的类型第18-19页
     ·吸附动力学第19-20页
   ·吸附剂的发展第20-24页
     ·高分子吸附剂第20-21页
     ·高分子吸附剂的应用第21-22页
     ·改性高分子吸附剂第22-23页
     ·聚酰胺树脂研究现状第23-24页
   ·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第24-26页
第2章 实验仪器、实验试剂及实验方法第26-31页
   ·实验仪器第26页
   ·实验试剂第26-27页
   ·实验方法第27-31页
     ·聚酰胺前处理第27页
     ·改性聚酰胺树脂制备第27页
     ·负载偶氮胂Ⅰ-改性聚酰胺树脂制备第27页
     ·负载偶氮胭脂红B-改性聚酰胺树脂制备第27-28页
     ·蛋白质测定方法第28-29页
     ·间苯二酚测定方法第29页
     ·静态吸附方法第29页
     ·静态洗脱方法第29-30页
     ·动态吸附方法第30页
     ·动态洗脱方法第30-31页
第3章 改性聚酰胺对蛋白质的吸附实验第31-70页
   ·前言第31页
   ·静态吸附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1-54页
     ·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第31-32页
     ·吸附剂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32-33页
     ·pH 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33-34页
     ·蛋白质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34页
     ·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34-35页
     ·静置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35-36页
     ·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36页
     ·正交实验第36-38页
     ·吸附等温线第38-41页
     ·热力学分析第41-46页
     ·动力学分析第46-52页
     ·吸附量实验第52页
     ·洗脱第52-54页
   ·动态吸附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4-63页
     ·动态吸附的工作规律—穿透曲线第54-55页
     ·最佳吸附质pH 的选择第55-56页
     ·流速对穿透曲线的影响第56-57页
     ·吸附剂用量对穿透曲线的影响第57-58页
     ·蛋白质溶液浓度对穿透曲线的影响第58-60页
     ·穿透吸附量和平衡吸附量的计算第60-63页
     ·洗脱第63页
   ·样品分析第63-67页
     ·牛血清白蛋白分析第63-64页
     ·牛血清白蛋白实验第64-65页
     ·牛奶样品分析第65-67页
   ·改性聚酰胺吸附蛋白质的机理探讨第67-69页
   ·小结第69-70页
第4章 负载偶氮胂Ⅰ-改性聚酰胺树脂对蛋白质的吸附实验第70-104页
   ·前言第70-71页
   ·静态吸附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1-90页
     ·吸附剂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71页
     ·溶液pH 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71-72页
     ·吸附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72-73页
     ·蛋白溶液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73页
     ·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73-74页
     ·静置时间对吸附率的影响第74页
     ·正交实验第74-76页
     ·吸附等温线的测定第76-78页
     ·吸附热力学分析第78-83页
     ·吸附动力学分析第83-88页
     ·吸附量实验第88页
     ·洗脱第88-90页
   ·动态吸附结果与讨论第90-94页
     ·流速对穿透曲线的影响第90页
     ·吸附剂用量对穿透曲线的影响第90-91页
     ·蛋白质溶液浓度对穿透曲线的影响第91-92页
     ·穿透吸附量和平衡吸附量的计算第92-93页
     ·洗脱第93-94页
   ·样品分析第94-99页
     ·牛血清白蛋白实验第94-95页
     ·鲜蛋白样品分析第95-97页
     ·牛奶样品分析第97-99页
   ·负载偶氮胂Ⅰ-改性聚酰胺树脂吸附蛋白质的机理探讨第99-103页
     ·聚酰胺纤维与酸性染料结合原理第99-100页
     ·负载偶氮胂Ⅰ-改性聚酰胺树脂的吸附原理第100-103页
   ·小结第103-104页
第5章 负载偶氮胭脂红B-改性聚酰胺树脂对蛋白质的吸附实验第104-136页
   ·静态吸附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04-123页
     ·吸附剂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104页
     ·pH 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104-105页
     ·蛋白质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105-106页
     ·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106页
     ·静置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106-107页
     ·吸附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107页
     ·正交实验第107-109页
     ·吸附等温线的测定第109-110页
     ·吸附热力学分析第110-115页
     ·吸附动力学分析第115-121页
     ·吸附量实验第121页
     ·静态吸附法对比实验第121-122页
     ·洗脱第122-123页
   ·动态吸附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23-129页
     ·流速对穿透曲线的影响第123-125页
     ·吸附剂用量对穿透曲线的影响第125-126页
     ·蛋白质溶液浓度对穿透曲线的影响第126-127页
     ·穿透吸附量和平衡吸附量的计算第127-129页
     ·洗脱第129页
   ·样品分析第129-133页
     ·牛血清白蛋白实验第129-130页
     ·牛奶样品实验第130-133页
   ·偶氮胭脂红B-改性聚酰胺树脂吸附蛋白质的机理探讨第133-135页
   ·小结第135-136页
第6章 改性聚酰胺对间苯二酚的吸附实验第136-163页
   ·前言第136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36-157页
     ·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第136-137页
     ·吸附剂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137-138页
     ·pH 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138-139页
     ·间苯二酚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139页
     ·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139-140页
     ·静置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140页
     ·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140-141页
     ·正交实验第141-143页
     ·吸附等温曲线的测定第143-144页
     ·吸附热力学分析第144-149页
     ·吸附动力学分析第149-155页
     ·吸附量第155页
     ·洗脱第155-157页
     ·静态吸附法对比实验第157页
   ·有机化合物的影响第157-160页
     ·苯酚对吸附的干扰第158页
     ·乙醇对吸附的干扰第158页
     ·乙酸对吸附的干扰第158-159页
     ·丙酮对吸附的干扰第159页
     ·乙酸乙酯对吸附的干扰第159-160页
   ·样品分析第160-161页
   ·改性聚酰胺树脂吸附间苯二酚的机理探讨第161页
   ·小结第161-163页
结论第163-165页
参考文献第165-17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73-174页
致谢第174-175页

论文共1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性壳聚糖处理废水
下一篇:牛奶成分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与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