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贡献 | 第13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图像压缩篡改检测基础 | 第15-24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JPEG压缩简介 | 第15-20页 |
2.2.1 JPEG压缩原理 | 第15-19页 |
2.2.2 JPEG解压缩原理 | 第19-20页 |
2.2.3 JPEG双重压缩原理 | 第20页 |
2.3 典型图像篡改操作 | 第20-21页 |
2.4 图像伪作的一般方式 | 第21-22页 |
2.5 图像篡改定位模型 | 第22-2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基于DCT系数首位数字特征的图像压缩篡改检测 | 第24-36页 |
3.1 引言 | 第24页 |
3.2 DCT系数首位数字特征抽取 | 第24-26页 |
3.2.1 首位数字特征 | 第24-25页 |
3.2.2 首位数字特征的PCA降维及应用 | 第25-26页 |
3.3 基于核的非线性分类器 | 第26-30页 |
3.3.1 非线性SVM分类器 | 第27-28页 |
3.3.2 KNR分类器 | 第28-30页 |
3.4 本文算法 | 第30页 |
3.5 检测结果及分析 | 第30-35页 |
3.5.1 实验样本的建立 | 第30-31页 |
3.5.2 篡改图像检测对比实验 | 第31-33页 |
3.5.3 DCT系数位置数与F1值 | 第33-34页 |
3.5.4 效率对比 | 第34-3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基于特征融合的图像压缩篡改检测 | 第36-43页 |
4.1 引言 | 第36页 |
4.2 DCT系数直方图周期效应 | 第36-38页 |
4.2.1 相关理论 | 第36-38页 |
4.2.2 特征提取 | 第38页 |
4.3 特征融合 | 第38-40页 |
4.4 检测结果及分析 | 第40-41页 |
4.4.1 平均F1值的比较 | 第40页 |
4.4.2 篡改图像检测对比实验 | 第40-4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3-45页 |
5.1 工作总结 | 第43-44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