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油菜籽(芸薹)论文

施用生物炭对油菜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0-14页
        1.2.1 影响氮素吸收利用的因素第10-11页
        1.2.2 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第11页
        1.2.3 生物炭对土壤氮素损失的影响第11-12页
        1.2.4 生物炭对作物生长、产量的影响第12-13页
        1.2.5 利用~(15)N示踪技术研究氮素在土壤-植物系统分配与迁移第13-14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6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6-19页
    2.1 试验材料第16页
    2.2 试验设计第16页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16-19页
        2.3.1 生物炭基本理化性质测定第16-17页
        2.3.2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第17页
        2.3.3 植株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测定第17页
        2.3.4 土壤氮素含量测定第17-18页
        2.3.5 植株氮素含量测定第18页
        2.3.6 N_2O气体测定第18页
        2.3.7 数据处理分析第18-19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19-36页
    3.1 生物炭施用对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第19-24页
        3.1.1 生物炭施用对土壤pH的影响第19-20页
        3.1.2 生物炭施用对土壤铵态氮、硝态氮的影响第20-22页
        3.1.3 讨论第22-23页
        3.1.4 小结第23-24页
    3.2 生物炭对油菜生长的影响第24-26页
        3.2.1 生物炭施用对油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24页
        3.2.2 生物炭施用对油菜生物量的影响第24-25页
        3.2.3 讨论第25-26页
        3.2.4 小结第26页
    3.3 生物炭对油菜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第26-36页
        3.3.1 生物炭施用对两季油菜不同来源氮素累积的影响第26-28页
        3.3.2 生物炭施用对两季油菜不同生育期肥料氮在各器官分配的影响.第28-29页
        3.3.3 生物炭施用对两季油菜不同器官氮素吸收与积累的影响第29-30页
        3.3.4 生物炭施用对~(15)N肥料氮素去向的影响第30-32页
        3.3.5 生物炭施用对油菜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第32-33页
        3.3.6 讨论第33-35页
        3.3.7 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36-38页
    4.1 结论第36页
    4.2 展望第36-38页
参考文献第38-45页
致谢第45-4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晋商家训伦理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下一篇:试论密尔幸福原则的理论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