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

具有泡沫金属电极的热再生氨电池传输特性及性能强化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7页
1 绪论第11-23页
    1.1 前言第11-12页
    1.2 低温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2-16页
    1.3 热再生氨电池工作原理第16-17页
    1.4 热再生氨电池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0页
    1.5 已有研究工作的不足第20-21页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1-23页
2 热再生氨电池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第23-37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热再生氨电池结构设计第23-30页
        2.2.1 立方体式热再生氨电池第23-25页
        2.2.2 长方体式热再生氨电池第25-26页
        2.2.3 矩形式热再生氨电池第26-27页
        2.2.4 带流场板的平板式热再生氨电池第27-30页
    2.3 实验装置及材料选择第30-32页
        2.3.1 电极的选择第31-32页
        2.3.2 离子交换膜的选择第32页
        2.3.3 参比电极的选择第32页
    2.4 TRAB评价参数及测试第32-35页
        2.4.1 电极表征第32-33页
        2.4.2 电池极化测试第33-34页
        2.4.3 电池性能参数第34-35页
    2.5 本章小结第35-37页
3 采用泡沫铜电极的热再生氨电池产电特性第37-53页
    3.1 引言第37页
    3.2 片状电极TRAB的产电特性第37-41页
        3.2.1 电极类型对TRAB产电的影响第37-38页
        3.2.2 交换膜类型对TRAB产电的影响第38-39页
        3.2.3 电极间距对TRAB产电的影响第39-40页
        3.2.4 电极面积对TRAB产电的影响第40-41页
        3.2.5 电解液浓度对TRAB产电的影响第41页
    3.3 泡沫状电极TRAB产电特性第41-48页
        3.3.1 泡沫铜电极结构表征及产电可行性第42-45页
        3.3.2 电极厚度对TRAB产电的影响第45-48页
    3.4 采用泡沫铜电极的TRAB产电稳定性研究第48页
    3.5 氨浓度对TRAB产电的影响及氨渗透现象第48-50页
    3.6 本章小结第50-53页
4 带有流场板的热再生氨电池性能及放大化研究第53-63页
    4.1 引言第53页
    4.2 平板式TRAB产电特性第53-56页
        4.2.1 电池结构对TRAB性能的影响第53-54页
        4.2.2 电解液流量对TRAB性能的影响第54-56页
        4.2.3 氨浓度对TRAB性能的影响第56页
    4.3 TRAB电堆产电特性第56-61页
        4.3.1 TRAB电堆构建第56-58页
        4.3.2 子电池个数对TRAB电堆性能的影响第58-59页
        4.3.3 连接方式对TRAB电堆性能的影响第59-60页
        4.3.4 电解液流量对串联TRAB电堆性能的影响第60-61页
    4.4 本章小结第61-63页
5 采用泡沫镍基铜电极的TRAB产电特性第63-77页
    5.1 引言第63页
    5.2 电极的制备及表征第63-69页
        5.2.1 电极的制备第63-64页
        5.2.2 电极的表征第64-69页
    5.3 电镀时间对镀层质量及TRAB性能的影响第69-71页
    5.4 电极类型对TRAB性能的影响第71-73页
    5.5 采用镀铜电极的TRAB产电稳定性研究第73-74页
    5.6 本章小结第74-77页
6 结果与展望第77-81页
    6.1 本文主要结论第77-78页
    6.2 本文创新点第78页
    6.3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第78-81页
致谢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91页
附录第91页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91页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专利目录第91页
    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和参与的科研项目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孤岛微电网的分布式固定时间有功功率优化控制研究
下一篇:高分子吸水树脂材料接地降阻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