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3-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变量注释表 | 第20-21页 |
1 绪论 | 第21-39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21-2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4-36页 |
1.3 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36-37页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37-39页 |
2 岩石强度特征及强度理论研究 | 第39-57页 |
2.1 引言 | 第39-40页 |
2.2 岩石强度的基本特征 | 第40-45页 |
2.3 指数型真三轴强度准则构建方法 | 第45-49页 |
2.4 强度准则验证 | 第49-5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3 岩石三轴循环加卸载试验及应变软化力学模型研究 | 第57-89页 |
3.1 引言 | 第57页 |
3.2 岩石三轴循环加卸载试验 | 第57-66页 |
3.3 应变软化力学特征分析 | 第66-82页 |
3.4 考虑弹塑性耦合的应变软化模型建立 | 第82-8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4 圆形巷道围岩应变软化弹塑性分析 | 第89-107页 |
4.1 问题描述 | 第90-97页 |
4.2 厚壁圆筒的理想弹塑性解 | 第97-98页 |
4.3 弹塑性耦合应变软化模型(EPCSS)的计算 | 第98-101页 |
4.4 算例 | 第101-10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5 弹塑性耦合应变软化模型的数值实现 | 第107-132页 |
5.1 FLAC~(3D)简介 | 第107-108页 |
5.2 弹塑性耦合应变软化模型的二次开发 | 第108-116页 |
5.3 本构模型验证 | 第116-122页 |
5.4 圆形隧洞开挖问题的分析 | 第122-13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30-132页 |
6 深部巷道应变软化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支护技术 | 第132-145页 |
6.1 工程概况 | 第132-134页 |
6.2 数值计算过程 | 第134-139页 |
6.3 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 第139-141页 |
6.4 巷道支护后数值计算及应用效果对比 | 第141-143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43-145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45-147页 |
7.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第145-146页 |
7.2 不足与展望 | 第146-147页 |
参考文献 | 第147-159页 |
作者简历 | 第159-16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