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硅酸盐工业论文--玻璃工业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高强高模SiO2-Al2O3-MgO系玻璃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致谢第6-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绪论第17-25页
    1.1 引言第17页
    1.2 高强度玻璃纤维简介第17-20页
        1.2.1 高强度玻璃纤维的发展史第17-19页
        1.2.2 高强度玻璃纤维的优越性能第19-20页
    1.3 高强度玻璃纤维研究现状第20-23页
        1.3.1 基础组分的研究第20-21页
        1.3.2 掺杂氧化物对玻璃机械与光学性能的研究第21-22页
        1.3.3 掺杂氧化物对玻璃析晶性能的研究第22页
        1.3.4 玻璃熔制工艺的研究第22-23页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第23-25页
2 实验过程和方法第25-32页
    2.1 实验原料与配方设计第25-26页
        2.1.1 实验原料第25页
        2.1.2 实验配方设计第25-26页
    2.2. 实验仪器与工艺流程第26-27页
        2.2.1 实验仪器第26-27页
        2.2.2 实验工艺流程第27页
    2.3 样品制备第27-29页
        2.3.1 块体样品制备第27-28页
        2.3.2 粉体样品制备第28页
        2.3.3 纤维样品制备第28-29页
    2.4 物相及结构分析第29-30页
        2.4.1 物相分析第29页
        2.4.2 XRD和SEM分析第29页
        2.4.3 漫发射光谱测试第29-30页
        2.4.4 拉曼光谱测试第30页
    2.5 性能测试第30-32页
        2.5.1 玻璃体积密度的测定第30页
        2.5.2 玻璃弯曲强度的测定第30-31页
        2.5.3 玻璃压缩强度和压缩模量的测定第31-32页
第三章 SAM系玻璃形成区域及最佳组分的确定第32-41页
    3.1 实验方案第32-33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33-40页
        3.2.1 玻璃形成区域的确定第33页
        3.2.2 拉曼光谱分析第33-34页
        3.2.3 漫反射光谱分析第34-36页
        3.2.4 玻璃的密度第36-37页
        3.2.5 玻璃的机械性能第37-40页
    3.3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改性剂对SAM系玻璃结构稳定性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第41-54页
    4.1 掺杂Y_2O_3对SAM系玻璃结构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第41-44页
        4.1.1 实验方案第41页
        4.1.2 玻璃的结构稳定性第41-43页
        4.1.3 玻璃的机械性能第43-44页
    4.2 掺杂TiO_2对SAM系玻璃结构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第44-48页
        4.2.1 实验方案第44-45页
        4.2.2 玻璃的结构稳定性第45-47页
        4.2.3 玻璃的机械性能第47-48页
    4.3 共掺CeO_2/TiO_2对SAM系玻璃结构稳定性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第48-53页
        4.3.1 实验方案第48-49页
        4.3.2 XRD分析第49页
        4.3.3 玻璃的结构稳定性第49-51页
        4.3.4 玻璃的机械性能第51-53页
    4.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助熔剂对SAM系玻璃结构稳定性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第54-65页
    5.1 掺杂Bi_2O_3对SAM系玻璃结构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第54-59页
        5.1.1 实验方案第54页
        5.1.2 玻璃的结构稳定性第54-56页
        5.1.3 玻璃的机械性能第56-57页
        5.1.4 玻璃的工艺性第57-59页
    5.2 掺杂Li2O对SAM系玻璃结构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第59-63页
        5.2.1 实验方案第59页
        5.2.2 玻璃的结构稳定性第59-61页
        5.2.3 玻璃的机械性能第61-62页
        5.2.4 玻璃的工艺性第62-63页
    5.3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6.1 结论第65-66页
    6.2 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7页
作者简历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语料库撑持类单音节动词论元搭配及语义演变研究
下一篇:汉语疑问词“什么”的非疑问用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