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的东方书写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7页 |
0.1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0.2 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0.2.1 国外研究 | 第11-12页 |
0.2.2 国内研究 | 第12-14页 |
0.3 研究范围和基本思路 | 第14-15页 |
0.4 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1章 毛姆东方书写的起因 | 第17-28页 |
1.1 毛姆的漂泊人生与书写东方 | 第17-22页 |
1.1.1 动荡的人生经历 | 第17-19页 |
1.1.2 坎坷的文学道路 | 第19-20页 |
1.1.3 作家与东方之行 | 第20-22页 |
1.2 毛姆东方情结的社会文化原因 | 第22-28页 |
1.2.1 东方书写的传统 | 第23-26页 |
1.2.2 西方文明的危机 | 第26-28页 |
第2章 毛姆东方书写的内容 | 第28-49页 |
2.1 屏风上的景致——中国书写 | 第28-36页 |
2.1.1 毛姆中国书写概况 | 第28-29页 |
2.1.2 古老中国景象 | 第29-31页 |
2.1.3 百态华人形象 | 第31-34页 |
2.1.4 中国跨国婚恋故事 | 第34-36页 |
2.2 英国的客厅——南洋书写 | 第36-43页 |
2.2.1 毛姆南洋书写概况 | 第37-38页 |
2.2.2 南洋风光 | 第38-40页 |
2.2.3 南洋人情 | 第40-42页 |
2.2.4 南洋故事 | 第42-43页 |
2.3 精神国度——印度书写 | 第43-49页 |
2.3.1 毛姆印度书写概况 | 第44-45页 |
2.3.2 印度书写中的神秘宗教 | 第45-46页 |
2.3.3 印度的精神价值 | 第46-49页 |
第3章 毛姆东方书写的特色 | 第49-59页 |
3.1 罗曼司书写 | 第49-54页 |
3.1.1 原始主义 | 第49-52页 |
3.1.2 文化利用 | 第52-54页 |
3.2 白人中心主义 | 第54-59页 |
3.2.1 白人赞歌 | 第54-55页 |
3.2.2 嘲讽主义 | 第55-57页 |
3.2.3 作家寄托 | 第57-59页 |
第4章 毛姆东方书写的反思 | 第59-71页 |
4.1 旅行书写与帝国批判 | 第59-64页 |
4.1.1 似是而非的政治观 | 第59-60页 |
4.1.2 暧昧含混的殖民观 | 第60-64页 |
4.2 跨文化交流道阻且长 | 第64-71页 |
4.2.1 正视东方 | 第64-66页 |
4.2.2 东学西渐 | 第66-67页 |
4.2.3 跨文化交流的困境 | 第67-71页 |
结语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