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来源依据 | 第11-12页 |
1.1.1 社会需求 | 第11页 |
1.1.2 文化需求 | 第11页 |
1.1.3 设计市场需求 | 第11-12页 |
1.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1 课题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3-14页 |
1.4 课题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5-17页 |
第二章 产品语意学与传统扇的相关性 | 第17-27页 |
2.1 传统扇的历史演变及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 第17-23页 |
2.1.1 中国传统扇子的发展及其分类 | 第17-19页 |
2.1.2 传统扇子的功能衍变 | 第19-22页 |
2.1.3 扇的功能衍变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 第22-23页 |
2.2 产品语意学中与传统扇文化研究相关性内容 | 第23-24页 |
2.2.1 产品语意学研究内容与目的 | 第23页 |
2.2.2 产品语意学视角下的一般产品设计流程 | 第23-24页 |
2.2.3 产品语意学的局限性分析 | 第24页 |
2.3 产品语意学与传统扇文化元素应用研究的相关性分析 | 第24-25页 |
2.3.1 传统扇符号的语意学特性分析 | 第24页 |
2.3.2 产品语意学是传统扇语意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传统扇符号的语意研究 | 第27-51页 |
3.1 传统扇符号的历时性分析 | 第27-40页 |
3.1.1 传统扇形制符号的历时性分析 | 第27-33页 |
3.1.2 传统扇材质符号的历时性分析 | 第33-36页 |
3.1.3 传统扇装饰符号的历时性分析 | 第36-40页 |
3.1.4 传统扇符号历时性变革中呈现出的设计启示 | 第40页 |
3.2 由传统扇符号的历时性演变分析其语意内涵 | 第40-43页 |
3.2.1 关怀语意 | 第40-41页 |
3.2.2 象征语意 | 第41-42页 |
3.2.3 文化语意 | 第42-43页 |
3.2.4 本节小结 | 第43页 |
3.3 传统扇文化元素在现代产品中的语意体现 | 第43-49页 |
3.3.1 传统扇文化元素在现代产品中审美语意的体现 | 第44-46页 |
3.3.2 传统扇文化元素在现代产品中趣味语意的体现 | 第46-47页 |
3.3.3 传统扇文化元素在现代产品中象征语意的体现 | 第47-48页 |
3.3.4 其它文化元素在现代产品中文化语意的体现 | 第48-49页 |
3.3.5 本节小结 | 第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传统扇文化元素导入现代产品的设计策略研究 | 第51-73页 |
4.1 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产品中的设计规律研究 | 第51-58页 |
4.1.1 案例研究流程图 | 第51-52页 |
4.1.2 搜集设计案例样本 | 第52-53页 |
4.1.3 评价指标的分析与选择 | 第53页 |
4.1.4 构建李克特评价量表 | 第53-55页 |
4.1.5 案例评价与分析 | 第55-58页 |
4.1.6 本节小结 | 第58页 |
4.2 传统扇文化元素应用于现代产品的设计层面 | 第58-61页 |
4.2.1 提升产品审美度为目标的设计层 | 第59页 |
4.2.2 实现文化符号与现代产品契合性的设计层 | 第59-60页 |
4.2.3 传达文化符号精神内涵为目标的设计层 | 第60-61页 |
4.3 传统扇文化元素在现代产品应用过程中的设计要点 | 第61-63页 |
4.3.1 传统文化元素与产品形态的双重审美性 | 第61-62页 |
4.3.2 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产品之间的同构性 | 第62页 |
4.3.3 传统文化元素表现形式的创新性 | 第62-63页 |
4.3.4 传统文化元素的文化继承性 | 第63页 |
4.4 传统扇文化元素转换为现代设计语言的方法 | 第63-65页 |
4.4.1 “客体化”视觉符号的转换方法 | 第64-65页 |
4.4.2 “主体化”文化内涵的转换方法 | 第65页 |
4.5 现时性语境下传统扇语意感知词汇获取评价试验 | 第65-71页 |
4.5.1 传统扇语意感知词汇获取评价实验技术路线图 | 第65-66页 |
4.5.2 样本收集与筛选 | 第66-67页 |
4.5.3 语意感知词汇的收集与筛选 | 第67-68页 |
4.5.4 样本语意的感知评价 | 第68-7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五章 传统扇文化元素应用于现代产品的设计程序 | 第73-79页 |
5.1 传统扇文化元素应用于现代产品的设计流程 | 第73-78页 |
5.1.1 选择产品文化主题 | 第74页 |
5.1.2 提取设计因子 | 第74-77页 |
5.1.3 文化内涵因子的符号化 | 第77页 |
5.1.4 寻找产品载体 | 第77-78页 |
5.1.5 设定产品角色信息 | 第78页 |
5.1.6 方案设计 | 第78页 |
5.2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六章 传统扇文化元素应用于现代产品的设计实践 | 第79-93页 |
6.1 传统扇“客体化”符号因子为导向的设计实践 | 第79-84页 |
6.1.1 资料收集并构建分析图谱 | 第79-80页 |
6.1.2 代表性设计因子的提取 | 第80-82页 |
6.1.3 设计应用 | 第82-84页 |
6.2 传统扇“主体化”内涵因子为导向的设计实践 | 第84-88页 |
6.2.1 传统扇“主体化”内涵因子的提炼 | 第84-85页 |
6.2.2 设计构想 | 第85-87页 |
6.2.3 设计效果图 | 第87-88页 |
6.3 其它设计方案 | 第88-91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3-95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93页 |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7页 |
附录A | 第97-99页 |
附录B | 第99-103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03-105页 |
致谢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