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水环境中不同粒径的典型黏土矿物吸附罗红霉素的特征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2页
    1.1 抗生素的危害及水中残留现状第9-13页
        1.1.1 抗生素的分类第9-10页
        1.1.2 抗生素的使用现状及危害第10-12页
        1.1.3 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残留和污染现状第12-13页
    1.2 颗粒物对抗生素的吸附机理及研究现状第13-18页
        1.2.1 水体中颗粒物的危害及去除现状第13-14页
        1.2.2 颗粒物吸附抗生素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3 颗粒物对抗生素的吸附机理第15-18页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第18-19页
    1.4 研究的意义和技术路线第19-22页
        1.4.1 研究的意义第19页
        1.4.2 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图第19-22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建立第22-36页
    2.1 目标抗生素的选择和仪器第22-26页
        2.1.1 目标抗生素的选择第22-24页
        2.1.2 材料和仪器第24-26页
    2.2 分析过程第26-28页
        2.2.1 标准溶液的配制第26-27页
        2.2.2 样品的前处理第27-28页
    2.3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条件的确定第28-30页
        2.3.1 质谱方法的确定第29页
        2.3.2 液相方法的确定第29-30页
    2.4 微波萃取条件的优化第30-34页
        2.4.1 微波萃取条件优化——蒙脱土吸附罗红霉素第31-32页
        2.4.2 微波萃取条件优化——硅藻土吸附罗红霉素第32-34页
    2.5 质量控制第34页
    2.6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三章 水体中黏土矿物对罗红霉素的吸附平衡研究第36-42页
    3.1 罗红霉素吸附平衡第36-38页
        3.1.1 蒙脱土对罗红霉素在水体中的吸附平衡第36-37页
        3.1.2 硅藻土对罗红霉素在水体中的吸附平衡第37-38页
        3.1.3 黏土矿物对罗红霉素吸附平衡讨论第38页
    3.2 黏土矿物对罗红霉素的吸附动力学研究第38-40页
    3.3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四章 罗红霉素在不同粒径黏土矿物上吸附量的因素分析第42-52页
    4.1 罗红霉素在不同粒径蒙脱土上吸附量的因素分析第42-47页
        4.1.1 水体中pH对蒙脱土吸附罗红霉素的影响第42-43页
        4.1.2 水体中离子浓度对蒙脱土吸附罗红霉素的影响第43-45页
        4.1.3 水体中离子类型对蒙脱土吸附罗红霉素的影响第45-47页
    4.2 罗红霉素在不同粒径硅藻土上吸附量的因素分析第47-51页
        4.2.1 水体中pH对硅藻土吸附罗红霉素的影响第47-48页
        4.2.2 水体中离子浓度对硅藻土吸附罗红霉素的影响第48-49页
        4.2.3 水体中离子类型对硅藻土吸附罗红霉素的影响第49-51页
    4.3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结论第52-54页
    5.1 结论第52-53页
    5.2 建议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60-62页
致谢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垂直筛板强化高粘度物系泡沫排液性能及其在泡沫分离中的应用
下一篇:厌氧氨氧化的快速启动及过程控制